第101节 听大师论道(17)

作者:胡卫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

本章字节:3238字

《》x 大师释疑


民:南大师认为,是人们或人类的意思。


贵:重视,珍爱。


见:通现,表现,显露。


虚其心:虚,空虚。心,指思想。本句意思是使人们的思想变得比较单纯,没有诡诈的心机,没有投机取巧的想法。


弱其志:削弱他们的野心。


学道一得:让需要操心的事越来越少


对不尚贤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南怀瑾大师解得很精当,有过人之处。概括其观点,有两层含义:


第一,不需要崇尚贤人,让人才自然发展。


南大师说:我们晓得,"尚贤"、"不尚贤"到底哪一样好,都不是关键所在。它的重点在于一个领导阶层,不管对政治也好,对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别标榜某一个标准,某一个典型,那么有才智的人,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才能不足的人,也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倘使是标榜怎样作法才是好人,大家为了争取这种做好人的目标,终至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好人的模式。如果用手段而去争到好人的模式,在争的过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乱。所以,老子提出来"不尚贤,使民不争",并非是消极思想的讽刺。


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好职业;从事正当职业者,人人都是好人。可是在人们的头脑中,有的人觉得某个职业好,觉得某个职业不好,削尖脑袋往好职业里钻,捡垃圾能捡一座楼,还是有人不愿干,卖猪肉能卖出小富翁,还是有人不愿干,因为在某些人眼里,这是贱业。这就是尚贤带来的垃圾思想。在古代更不同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经商致富都是贱业,赚钱再多也是贱人,甚至还被规定不得穿绸缎衣服,子孙不得做官。这就是尚贤的弊端,必然导致社会价值观紊乱,社会畸形发展。


老子所谓使民不争,并不是指顺其自然的公平竞争,而是使用智巧的不正当竞争。打个比方,老师表扬做好人好事的学生,有个学生想得表扬,找妈妈要了两元钱,假称是捡的,交给老师,以示失金不昧。就连一声表扬都有人用不正当手段去争,何况更大的名声和更大的利益?


第二,贤人未必是贤人。


南大师认为,社会上崇尚的贤人未必是真正的贤人。他举了三则古代事例:


一是南宋名儒张南轩(拭)和宋孝宗的对答。宋孝宗言:难得办事之臣。右文殿修撰张拭对曰: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之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


晓事就是懂事,识大体的意思。宋孝宗以会办事为贤,怎么知道这些会办事的不是奸臣呢?曹操的观点跟宋孝宗很相似,他曾颁布三道求贤令,特别强调办事二字,至于品德,都在其次。他的第一道求贤令说: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杨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第二道举士令中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这都是以办事为贤。他手下能办事的人确实很多,但正如张拭所言,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曹家的天下后来被司马家的能人轻松拿走了。


一是明人冯梦龙自叙《古今谭概》所记:昔富平孙家串(孙丕扬,富平人,字叔孝,嘉靖进士,拜吏部尚书,追谥恭介)在位日,诸进士谒请,齐往受教。孙曰:做官无大难事,只莫作怪。真名臣之言,岂唯做官子!


一是清末刘鹗在所著《老残游记》中记述的一则故事。为了久仰一位清官的大名,不惜亲自出京去游览求证。但所得的结果,使他大失所望。因此他得一结论说:天下事误于奸慝者,十有三四。误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


南大师所举的第二例中,只莫作怪四字,一语切中尚贤的弊端,不止适用于做官。比方说,官员急于表现贤能,就要拿出业绩来,但大器晚成,真正有益国计民生的业绩哪能那么快就拿出来?如果拿出来了,十有八九是一个豆腐渣工程,自己倒是得到了贤名,将来难免让别人受苦受难。学者急于表现贤能,急急忙忙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见解,难免误导他人。作家争于表现贤能,写一些迎合读者不良嗜好的作品,等于贩卖精神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