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听大师论道(9)

作者:胡卫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2

|

本章字节:3160字

大而无当不如小而有用


大师语录


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没有大小和好坏之分,一个人智量大,见地高,境界应用高,就能把一个不相干的小事情用来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道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不相干的方法可以使他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如果智量境界应用的见地不够,即使再了不起、再高明的东西,到了他手里也会没有用。


经典回放


选自《庄子·逍遥游》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吧,它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当水瓢吧,又太大了,没有哪只水缸能容下它。我不是嫌它大,因为确实无用,就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物啊!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外地人听说了,想用一百金买他的药方。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次就能靠药方赚到百金,请大家同意我卖掉它!"这个客人拿着药方去游说吴王。正逢越国挑起战事,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军水战,并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一个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何不挖空了当船而浮游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狭窄了!


大师释疑


惠子:即惠施,宋人,战国思想家,曾任魏国宰相。


瓠:葫芦。


呺然:虚大的样子。


掊:击破。


龟:同皲,皮肤因受冻而裂。


洴澼:漂洗。


絖:细棉絮。


鬻:卖,售。


虑:通摅,挖空。


大樽:即腰舟,形如酒器,可缚在身上。


有蓬之心:蓬即蓬蒿,茎短而曲。此喻见解迂曲狭隘。


学道一得:特定的环境需要适配的条件


庄子跟惠子是朋友,一个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一个名家的代表人物。所谓名家,据南怀瑾大师说:这个"名"就是逻辑,所谓"名理",表示名称、思想和观念的意思,任何一个思想、名称和观念,都要合乎条理才行,即后世西方的逻辑学。


惠子大概就是庄子所谓德合一君这一类人,他曾出任魏国宰相十二年,后因受到排挤而离职。庄子与惠施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庄子主张外天下、外物、外生(《庄子·大宗师》),走的是出世道路;惠子则以天下为事,逐万物而不反,执有情而泛爱万物,走的是入世道路。


惠子的学说在当时为显学,学习者众。可是由于他的著作全部失落,就没有流传下来。仅仅在《庄子》及其他一些学派的著作中零星引录了他的一些观点。庄子的学说在当时是冷门,曲高而和寡,后世倒是对他的学说引起了相当重视。


由于庄子和惠子的学说不同,所以经常发生争论。但争论并不影响双方的友谊。惠子死后,庄子慨叹道: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可见惠子是庄子一生惟一的知己。


本节选录的大瓠之辩,就是庄子与惠子的一次重要争论。惠子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认为大葫芦无用,隐喻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却从另一个角度,论证大葫芦不是无用,而是惠子不善于使用,还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