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戚继光

作者:金性尧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

本章字节:3516字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蓬莱(今属山东)人。青年时袭父职任登州卫都指挥佥事。嘉靖中,调浙江任参将,大破倭寇于台州,后又歼之于福建。在浙东时曾制鸳鸯阵,即配置左右对称的步兵班,成为分工合作的有机集体。他训练的新军兵源,非得之于军户和卫所,而是在浙江内地招募的志愿兵,人称戚家军。后调蓟镇,筑敌台(可以望敌的台堡)。“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明史》)可见他与南兵之间特殊的袍泽之情,蓟门军容遂为诸边冠。总之,谈明代中叶抗击南倭北虏之功,必然会提到戚继光。


张居正执政时,对戚继光很倚重,曾状其功,加秩少保。有人欲与继光为难者,便被调走。居正逝世半年后,即将继光调至广东,他因而很郁抑,逾年谢病归里。御史傅光宅疏荐,反被夺俸,不久继光亦卒于家。部将陈第《送戚都护归田》诗云:“辕门遗爱满幽燕,不见胡尘十六年。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万历末,赐谥武毅。有《止止堂集》、《纪效新书》等。


他常于军中篝灯读书,军事稍闲,则登山临海,缓带赋诗。他的《出塞二首》前有小引:“夏四月,单骑阅险,行二十里外,水萦山抱,鱼泳鸟鸣,何啻江南。”寥寥数语,颇饶深致。其《南庄即事》云:“小亭无一事,白日苦催诗。”《江楼》云:“谁伴主人一潇洒,滩边钓石石边鸥。”则他固以诗人自期,而又为儒将的典范。薛雪《一瓢诗话》教人练诗,必须如戚继光选军于编伍,指淘汰尽情,着眼挑剔。可谓巧譬涉趣。


过文登营冉冉双幡渡海涯2,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3,独有天风送短笳4。


水落尚存秦代石5,潮来不见汉时槎6。


遥知百国微茫外7,未敢忘危负岁华。


【注释】


1文登,属山东省,古名不夜城,取县东文登山为名,明属登州府。2冉冉,渐渐。3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4笳,古代管乐器。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初卷芦叶吹之,后用竹。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山楼粉堞隐悲笳。”5水落句,传说秦始皇作石桥,欲渡海看日出处。时有神人,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见《太平寰宇记》卷二十登州文登县引《三齐略记》。6潮来句,宗懔《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槎,竹筏,也指船。又,登州故治为山东蓬莱,汉武帝曾于此望海中蓬莱山。7百国,指倭寇所在地。《汉书·地理志》:“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说明】


嘉靖三十二年(1553)初春在山东作,时任登州卫都指挥佥事,年二十六。都指挥总督沿海兵马,下辖青州、莱州、登州三营二十五卫所。佥事的职务为巡察,备倭寇于山东。蓬莱为作者故乡,故诗中亦含思乡之情。


盘山绝顶霜角一声草木哀2,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3,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4,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5?故李将军舞剑台6。


【注释】


1盘山,本名四正山,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相传古有田盘先生在此隐居,故名。山势雄秀,分上、中、下三盘。2角,乐器,多用做军号。3虏酒,这里指塞外之酒。4玄戈,本指星名: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一外为盾。后也指绘有玄戈星的军旗。5吾谁与,我应赞许谁。6故李句,盘山天成寺东有石台,拳石矗立,圆滑难登,相传为李靖的舞剑台。李靖,唐开国功臣,曾大破突厥及吐谷浑。


【说明】


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以抗御北方鞑靼部队的侵犯,在镇长达十六年。《明史》本传云:“自嘉靖以来,边墙虽修,墩台未建。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故末句“故李将军”云云,当非泛拟之词。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评此诗云:“无意为诗,自足生趣,若郭定襄(郭登,本书选有他的诗)直于诗坛中位置之。”意思是说,应当像郭登那样给予他一席诗人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