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凤儿订婚

作者:天赋

|

类型:

|

更新时间:2018-05-05 15:57

|

本章字节:2251字

现在他们二人中间插进了一个馨儿,那气氛就自然多了,说话也自然起来。一会儿,馨儿的妈妈三妹子也来凑热闹,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不一会,吴妈和张二娘也都来了,她们的借口是要吃糖。不过糖倒是真的有,凤儿跟她妈早有准备,这么大的好事,人家来玩没有糖吃怎么行,吴妈一句话提醒了凤儿,于是凤儿打开箱子,拿出几包糖果糕点,解开包裹,将糖果糕点放在一个茶盘里面,大家开始吃糖。


吴妈虽然不识文化,但是她的口板(青龙方言:口才)好,一开口就是四言八句:“红漆茶盘四四方,糖果糕点摆中央。新郎新娘嘴对嘴,二人同咬连心糖。”凤儿最怕别人要她说四言八句,忙分辨道:“不行不行,现在又还不是结婚,大家随便吃,随便吃!”英杰和其他几个年轻人都怕说四言八句,纷纷支持凤儿的意见。


厨房里正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把菜炒出水平,还从明月楼请来几位有名气的厨师。由于要做的事情多,还把左邻右舍的一些关系密切的人(主要是一些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因常常同基叔谈一些学问方面的事,一来二往,渐渐就变得亲近起来)请了来帮忙。修鸡鸭(拔去家禽身上的毛,青龙人叫着“修”),修鹅,烧肉(将猪肉皮上的毛烧掉),破鱼,发豆腐(喜事不兴白豆腐,只有老人去世才兴白豆腐上席,喜事必须吃发豆腐,图的是一个“发”字),还有洗菜,烧火担水,切肉剪辣椒,等等等等。这做好事(青龙方言:办喜事)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毕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日头还有丈多高,晚饭全部弄好,博雅楼中堂里,摆了满满几大桌。


客人们都已经被请到中堂里,七哥五哥现在可忙了,但是这待人接客方面的事主要还是七哥,所以七哥此时就特别忙,不停地跟客人们打着招呼,安排着宴席:


“来来来,亲家那边的客人们全部坐到这一桌!”两家结了亲,就是亲家了。七哥五哥现在也成了“亲家”,对于他们这一类人来说,有人叫“亲家”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现在的七哥五哥确实做了“亲家”,虽然是“亲家叔”,但是毕竟是“亲家”,你说他们怎么不高兴呢?于是那“亲家”就叫得分外亲切,分外有劲。


“来来来,生意上的朋友都坐这一桌!”由于七哥五哥平日经营绸缎铺,生意上就有不少朋友,这样大的好事,附近的一些生意上的朋友怎么能不请呢?所以这生意上的朋友也坐了满满的一大桌。


“来来来,附近邻居的朋友都坐这一桌,今天把你们辛苦了,忙了一天,现在多喝杯酒!”邻居的朋友也坐了满满一大桌。”


“来来来,吴妈张二娘你们这些老亲戚就不要客气了,你们都坐到这里,三妹子你来陪他们。环儿和小龙崽小凤儿也都坐这里。”“咦,怎么马车大哥还没来?”他急忙问龙崽:“小龙崽你到叫你马车叔吗?”


“马车叔来了!”说话间,马车叔就来到面前:“这么大的喜事,能少得我马车爷爷的酒吗?”说着就在环儿的身边坐了下来。


“奥,还有孙先生没来,这孙先生怕有点忙,……”正想着,孙先生火急火燎地来了:“孙爷爷迟到了,小凤儿不会罚你孙爷爷的酒吧?”接着也在马车老板身边坐了下来入席坐了。七哥到处看看,说:“来!孙先生和马车叔你们坐到这里来,跟基叔坐在一起,人虽然多点,大家挤一挤。”基叔忽然看见了老怪叔,他要老怪叔坐到一起,老怪叔忙摇头:“那里人太挤,我就坐这里很好。”基叔也只得罢了。


席面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七哥也在小龙崽身边坐了下来。现在进入了喝酒的议题,五哥酒量大些,七哥要五哥当“把壶官”,五哥也不推脱,将酒杯筛满酒,站起来说道:


“各位亲戚,各位朋友,各位邻居,今天是我家凤儿跟英杰的大喜之日,让我们为他们这一个无比幸福的日子共同干一杯,来,大家一口干!”


喝了头杯酒,五哥说:“现在大家随意,喝酒吃菜!”于是宴会进入了凤卷残云的阶段。


开头的一阵大吃大喝之后,渐渐进入海阔天空的谈话阶段。大家谈些什么,这酒席上的谈话谁听得清。用一个不雅观的比喻,恐怕用“群蛙争鸣”比较接近那意思。但是你要是仔细听听,那谈话的大概意思还是可以听得出来,无非是讲凤儿跟英杰是理想的一对,讲凤儿的人才,讲英杰的英俊,讲凤儿的聪明,讲英杰的学问。也有人讲凤儿的父母,这女儿人才好就讲一个种色(遗传),所谓“茄子大条讲种色”,这凤儿人才这么好,全是她娘的种色好。


讲英杰的家庭,从英杰的祖祖辈辈讲到眼前英杰一家,评价总离不开“书香门第”这一个词。


忽然,其他人的说话声停了下来,只听得英杰的谈话声音越来越激动:


“想当年我刚去京都太学学馆的时候,那学馆好气派,里面一千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全都是出自王侯贵族、世代公卿、累世官宦的家庭。具体说来,太学生都必须是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或者五品以上的直系亲属,或三品官员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的有封爵的儿子。”


英杰说到这里,在座的全都“哇”的一声,说:“上太学原来这么难?”


“可是当年你是怎样进去的?”


“别说起,像我这来自边陲小县的学子根本不起眼,还好,凭着王昌龄王大人的名声,我总算被学馆接收了。讲句实在话,我上太学还全靠王昌龄王大人的提携。”


“你们太学里学习一些什么课程?”


“课程可多了,我们太学生要修‘大经’(包括《礼记》、《春秋左氏传》),‘中经’(包括《诗》、《周礼》、《仪礼》),还有‘小经’(包括《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还要兼习《论语》、《孝经》和《时务策》。说实在话,在短短四五年里要精通这么多东西,实在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