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作者:天赋

|

类型:

|

更新时间:2018-05-05 15:25

|

本章字节:2977字


夏日的炎热和漫长使人们变得疲惫和慵懒。你要是带着一把花色油纸伞,拿着一把装饰着名画题着名人辞赋的半圆形纸扇,慢条斯理地从这青龙大街上走一遭,保管你能看到人们各种各样的慵懒相。他们有的将全身脱得只剩下一根手帕来宽的三角短裤,一根仅仅只能遮住下身那绝对不能让他人看上一眼的地方的三角短裤,把一双手反转枕着头部的后脑勺,让无力的身躯平躺在光溜冰凉的竹制凉床上,微闭着眼,尽情地享受着夏日漫长的时光。或者半躺在藤椅或竹椅里扇着蒲扇赶打着烦人的蚊子。一些守着货摊的小商贩强打精神不让双眼紧闭。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些三三两两的人群在树荫下围着桌子玩着博彩的游戏,当然还可以看到一些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学究在树荫下或者房前屋后当凉风的地方,拿着一本《史记》或者《大唐英雄传》慢慢翻看。


这一切都给大街上路过的行人提供了一个信息:青龙正处于盛夏的消暑季节。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悠闲自在,这世间就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没事找事。本来么,像我们的基叔现在可算悠闲自在了。眼下大任已卸,“无官一身轻”,而且过着仿佛突然从人间消失了一般的隐居生活,可说真正是“遂与外人间隔”了。更重要的是,在离开京都走向隐居的时刻,由于我们的基叔的深谋远虑,已为漫长的隐居生活准备了相当充裕的资金,足以使他们可以衣食无忧地度过后半生。


看官请先别急,让我先谈一点关于人的不同性情的题外话。这人的性情尽管千差万别,善于概况的人可以把他们看着两大类:一类就像我们刚才在青龙大街上看到的这些慵懒者,他们是真正的逍遥自在派,对于他们,至关重要的是怎样快乐地度过一天又一天,至于什么天下大事,人类的过去和未来怎么样,还有什么什么的文化之类,统统跟他毫无关系,管他屁事。另一类人,就是我们的“亚圣人”孟老夫子所说的“受大任”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类人注定要吃苦。


毫无疑问,我们的基叔属于后一类。按他现在的处境和条件,完全可以无忧无虑地过他的归隐寓公的逍遥日子。可他不满足那样过日子,他要找点事做。自从在沅水上听那船主讲了关于“五溪文化”的故事,在他的心中就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想为中华文化做点什么的冲动。他自信有这方面的能力,也许现在在这青龙还有这方面的条件。“五溪文化”,这是一个颇有诱惑力的主题。据说王昌龄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安史之祸打乱了他的计划,他的研究工作停了下来。


怀着这样一种冲动,基叔走进了芙蕖楼这座文化宝库,他要从这里开始他的工作。


学问这东西,如果你不接触它,对它一点不了解,你也许会觉得没什么,你甚至可以认为它不值得提起。“五溪文化?这有什么稀奇?不就是湘西一带的文化方面的事情吗?”但如果你把它作为一种学问,钻进里面去,你就会有进入桃源洞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里面的天地足以让你耗去全身心的精力而远远不够。


现在基叔又坐在了藏书楼里面的藤椅上,开始对前段时间里阅读过的一些东西做一点有头绪的梳理。


他端着一杯茶,初看起来,像是在细心地品茶,其实他的内心正在反复琢磨一个问题,这事从那一点入手呢?忽见他将杯中剩余茶水喝了一口随即倒掉,从桌上的笔套里抽出一支小楷狼毫,沾上墨水,在早已备好的稿纸上写出了一行标题:“五溪文化综述”。


紧接着,就见我们的基叔将全身精力聚于笔端,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一段洒脱秀丽的行楷一气呵成:


“五溪者,湘西沅水中上游之五大支流也。由下而上,曰酉溪,曰辰溪,曰雄溪,曰满溪,曰潕溪。五溪之名,源于古之五水。五水之名,由下而上,曰酉水,曰辰水,曰巫水,曰渠水,曰潕水。潕溪以上,即为沅水之上游。沅水发源于黔东都匀县云雾山鸡冠岭。最大支流酉溪,俗曰酉水河焉,自古有南北二源之说。北源为主干流,发源于鄂省宣恩县酉源山;南源称秀山河,发源于黔北松桃县山羊溪。沅水自西向东流入洞庭湖。


古之‘五溪’,乃烟瘴荒僻之地也。据干宝《晋记》载,‘武陵、长沙、庐江郡夷,盘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


五溪地区乃多民族杂居之地也。自古以来,汉、侗、苗、瑶、土家诸族同居于此,勤于耕作,自给自足,修养生息,世代不息。民风淳朴,重农轻商,不重交通,贵于勤作。外域民戏称之‘五溪蛮’焉。


五溪地区文化历史久远,最初的文明可以追溯到数万年以前。据近年的考古发掘,已经发现了多处远古人类遗存,如晶州斗篷坪遗址、朗溪高太庙遗址、新潢高垅遗址等等。在这些遗址,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遗存。沅州虎溪山发掘了西汉时沅州侯吴阳墓,出土了大量的玉、铜、陶、漆器六百多件,竹简千余枚。这些都说明,五溪地区的古文明乃大中华古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溪文化,又以‘潕水文化类群’为其主流(当然也可以叫它‘沅水文化类群’)。它包括以农耕、祭祀、民族风情为主要内容的傩文化、巫文化、盘瓠文化,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以楚辞为代表的楚文化、以儒学为核心的汉文化。


五溪文化是一个多民族的多元文化。神秘诡异的巫文化在五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沅湘间,其俗颇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舞以颂鬼神。傩戏、辰河戏、阳戏、傩技、巫技等,都有着极其明显的巫风。


五溪文化中的盘瓠文化,是以苗族文化为主。苗族的历史十分悠远,其先民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已有汉文古文献和苗族的民间口碑资料,多数苗族研究者认为,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是可考的苗族最早的文化源头,也有学者认为苗族族源确切地只能上溯到三苗。


九黎部落联盟最早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在长期的部落间的战争中,九黎部落不断南迁,渐渐被北方的黄夏民族称着‘南蛮’、‘荆蛮’。秦汉时期,聚居在武陵山脉的苗族先民被称作‘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并渐渐形成为一个稳定的族体。


苗族的史诗是大中华文化极为宝贵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开天辟地、铸日造月、射日射月、人类起源、洪水滔天、兄妹结婚、战争迁徙等篇章。最有名的要数湘西的《鸺巴鸺玛》,长达五千余行。这些苗族古歌古词有曲调、可呤唱,有的地方只兴呤诵了。它们一般由巫师或理老或专门的歌师在节日、婚丧嫁娶、祭祀活动及其他聚会场合诵唱。也有一些地方苗族神话是以散体文学的形式传承的,其所述内容与古歌大体相同。西部苗族中还流传着《蚩尤神话》。古词包括议榔词、理词、巫词,一般没有曲调,以韵文和谐声体念诵,语言的组织十分巧妙,多对偶句,诵来朗朗上口。


另外,苗族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叙事诗,包括传说故事和民间故事两类。音乐主要有民歌曲、芦笙调、唢呐调等。使用的乐器有管弦乐器芦、笙、唢呐等,鼓是很常用的打击乐,有牛皮鼓、铜鼓和木鼓。


五溪文化一个重要的来源是楚文化,《楚辞》可说是光耀千古的代表作。


到了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武溪深》是诗歌领域里的代表作。‘涛涛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能临;嗟哉!武溪何毒淫!’


最后,我们感到特别欣慰的,是本朝的王昌龄先生。他在谪居期间的数年间,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芙蕖楼将作为一座诗楼、一座文化宝库而光耀千秋!”


基叔六神凝聚,挥动羊毫,洋洋洒洒,一篇千四五百字的《五溪文化综述》一挥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