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概念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作者:黑格尔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9:28

|

本章字节:3540字

按照不同的根据,可以对概念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外延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1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个特定事物的概念,其外延为一个单独对象。比如,“中国”、“万里长城”、“黄山”、“九寨沟”等等。


2普遍概念:反映某一类事物的概念,其外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比如,“大学”、“诗人”、“法学家”、“罪犯”等等。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这一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反映的概念。


2非集合概念: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反映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集合体呢?所谓集合体就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而所谓有机整体是指由个体量的增加过程中同时发生了质的变化的整体。因此,组成整体的个体不必然具有整体的性质。比如,由若干个体的工人组成工人阶级这一整体,而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和大公无私”却不是每一个工人所必然具有的。


非集合体大多只表现为一类事物量的积聚,可称为类和分子的关系。一类事物的所有分子都必然具有类的性质。比如“人”这一类事物它有“张三”、“李四”、“王五”等等若干分子,而“张三”、“李四”、“王五”等等,不管是谁,都具有“人”的性质。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也是“难点”之所在,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又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一定要正确区分一个语句中某一语词到底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比如: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和自由。2


1中的“人民”是集合概念,2中的“人民”是非集合概念。道理很简单,因为“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性质是“人民的整体”才具有的,不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民”都必然具有的。而“享受广泛的民主和自由”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民”都享有的,决非“整体的人民”才享有。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方法。那就是在要区分的语词前加“每一个”三字(如果这个词在句子的前头),或在这个语词后加“之一”两个字(如果这个词在句子的后头)。加了之后,念一遍加字之后的句子,如果它的意思合情理,则说明不是集合概念,不合情理,则是集合概念。比如下面两个句子:


(每一个)武汉人为祖国的四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班的李辉是武汉人(之一)2


很显然,1中的“武汉人”是集合概念,因为1的意思不合情理,2中的“武汉人”是非集合概念,因为2的意思合情理。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1正概念又叫肯定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比如“马克思主义者”、“正义战争”、“勇敢”等等。


2负概念又叫否定概念:相对于某个正概念而言,反映对象不具有或缺乏某种属性的概念。


比如“非马克思主义者”、“非正义战争”、“不勇敢”等等。


3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负概念的语言形式都带有否定词,但带有否定字样的未必就是负概念。比如“非洲”就不是负概念,因为这里的“非”字不是否定词,不起否定作用。


负概念都有论域(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比如对一个老年人讲“您是一个非团员”就不妥,因为“非团员”这个负概念只适用于“青年”这个范围。


例题:在“青年人是时代的先锋”中,“青年人”从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的角度看,是()概念;从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角度看,是()概念。


解析: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的识别是考察概念外延范围内,所含分子的数量多少。“青年人”所含分子对象是千千万万,因此,是普遍概念。


在一个具体语句中,分析某一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需考察在这一个语句中所指出的属性是对象整体具有的,还是每一个分子对象也具有。显然,在这里,“时代的先锋”只能是“青年人”整体具有。“青年人”的每一个分子对象不一定具有。因此,“青年人”在这里是作为集合概念来使用的。


答案:普遍概念、集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