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利用谐音增强记忆

作者:王静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26

|

本章字节:4016字

说到谐音记忆,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就有一个有关谐音的亲身经历。2003年在大学、中学十几场的演讲中,他都当众提问,革命导师马克思是哪一年生的,哪一年去世的。结果只有少部分学生知道。经他当场调查,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靠死记,只有一个学生不是靠死记的,他是利用谐音记住的。于是,王教授就让他讲解一下。之后,他就把马克思出生和去世的年份写在了黑板上(1818—1883),说:“我在1818下面写上一爬一爬,在1883下面写上一爬爬山。之后又说,我现在爬香山了,一边说一边做爬山的动作……”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其实在学习中,有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贮存,易于回忆了。


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不少学生觉得记忆历史年代是件很苦的事,不容易记住,而且还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又必须记住历史年代。于是,许多考生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年代。


例如:1用谐音法记忆数字


(1)气体的摩尔体积224升摩,可记作:“二二得四”。得与点谐音。


(2)长江的长度6300km,可用谐音法记作:“溜山洞洞”。


(3)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km2,可记作:“地球穿着有污点的衣服”。


2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3)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可记作:“马关的花生——一扒就捂(霉变)”。


(4)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可记作:“戊戌变法,要扒酒吧;路遥遥,酒两舀”。要扒酒吧,即1989年;路遥遥,即6月11日;酒两舀,即9月21日。


(5)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那么,可以这样来记,“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


(6)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


(7)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北京,可记作: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正赶上光绪帝的亲爸爸——慈禧要死,即爸要死(8月14日),喝了两瓶药酒没顶用。两瓶即两“0”,药酒即“19”,合起来为1900。


3用谐音法记忆通信号码


(1)电话号码2641329,可用谐音记作:“二流子一天三两酒”。同理,电话号码3145941可记作:这件衣服虽然少点派,但我就是要。少点派即π=314变为314。


(2)bp机号513879,可记作:“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一个三八妇女背支七九步枪”。


谐音记忆,主要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这种相近或相同的关系不仅存在于数字、年代中,在一些公式定理中也有。


例如:1用谐音法记忆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x>ax>a或x<-a


x<a-a<x<a


可用谐音法记作:“大鱼取两边,小鱼取中间”。同时联想到吃大鱼只吃两边的肉,吃小鱼掐头去尾只吃中间。


2用谐音法记忆物理公式


电功的公式w=ui,可用谐音法记作:“大不了,又挨踢”。


同样道理,电流强度公式i=q,可记作:“爱神丘比特”。


3用谐音法记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判断可记作:“杨家将”,即“氧价降”。意为氧化剂中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反之,还原剂中的元素化合价升高。


4用谐音法记忆化学现象


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可用谐音记作:“无锡花伞”,即“物吸化散”。


5用谐音法记忆电流表、电压表联接方式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里,为了防止记串,可记作“流串”加以区别,即电流表要串联,相反,电压表要并联。


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