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明缂丝市场过剩,而且由于当时的很多人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缂丝技术学习,品质也参差不齐,明缂丝全面停产,原本做缂丝的人纷纷转行。
市场环境虽不好,但掌握着明缂丝和本缂丝两门技术的蔡霞明并不担心,转型做起了本缂丝。
本缂丝虽然也是通经断纬、平纹组织,但它的厚度、密度以及技术都不一样,机器也与明缂丝的机器有所不同,本缂丝对技艺的要求更高。
蔡霞明最骄傲的,是她培训过的工人在市场上各个加工点那里都是最抢手的。
「在大家都在做重复性花纹单一图案的时候,我已经带着工人们做艺术画了,我的工人在拼色拼线上都有大量的经验」
谈到缂丝的传承,蔡霞明露了些许难色,「首先缂丝的生产比较难,其次价格偏高,另外在用途上也没有那么广」
虽然有难度,但传承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首先就是推广和普及缂丝的7439。
离蔡霞明的缂绣馆不远就是苏扇技艺传承人盛春老师的工作室,蔡霞明就找到盛春合作,把缂丝、苏绣、苏扇、银饰打磨、象牙雕刻、红木等30几套工学集合在一柄扇子上,在推广缂丝同时也涉及到了多种手工技艺。
除了传统的手工艺品,蔡霞明也积极创造耳饰、手机套、丝巾扣、围巾、口红盒、包包等多种文创产品,把缂丝与当下流行元素相结合,将古老的非遗7439融合到现代生活中。
另外,蔡霞明还联合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石湖小学等学校,创办讲座、课程,让年轻一代在体验中认识和了解缂丝。
在推广和普及之外,回归缂丝本身,针对缂丝前期培训时间长、技艺难的特点,蔡霞明也在思考如何将缂丝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解决传承人少的问题。
「传承不是喊口号,如果没有人真正去做这个行业都不能算传承,我不会去吆喝什么,我只做实事」
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她的范儿了不起的守艺人系列专题至今已采访近20位艺术家。
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对手工技艺的坚守和在当下时代的积极应变,也透过她们,看到了无数年轻一代在优秀传统7439上的传承创新。
正是她们,推动了我们的国家完成从7439大国到7439强国的转变。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