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京师守卫力量相当薄弱,为了充实部队,于谦紧急调来各地的备操军,还动员了全城青年男子入伍,但是有了军队仍旧不够,兵器与粮食根本跟不上,后勤不足乃是兵家大忌。
也先的军队随时会卷土再来,如果采用再造兵器和靠车马运输粮食的老办法以外别无所为,恐怕无法抵御即将到来的进攻。
于是,于谦发挥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除了加急赶制武器,他派人收集明军溃败时丢弃的装备以充公用,还鼓励男子自带武器投军效力;至于粮食问题,则让各地而来的士兵自带干粮,动员百姓及官兵的家人好友备车运粮入京,一切费用由官府支付。
不过几天,这几个难中之难的问题就解决了。尽管于谦是一介文人出身,但论胆色与能力,丝毫不逊武将。
此外,敌方曾多次以被俘的英宗进行政治讹诈。在这件事上必须有个了断,但无人敢提,怕的就是英宗归来秋后算账。
但于谦认为“江山社稷为重,君为轻”,为了能尽量减少一切不可控因素,他率先提出废除英宗,立英宗之弟――史称代宗――为皇帝。
对于谦而言,“爱国”与“忠君”,永远都是“国为重”。
于谦与英宗,就像三百年前岳飞与钦宗一样,他们为的绝非是龙椅上的那位君上,能让他们抛热血献头颅的,定是这天下苍生黎民百姓。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此时的京都守军兵草充足,士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京都的每个人都准备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付出自己保家卫国。
在这场保卫战打响的四个多月中,于谦一直处在第一线。
他曾下令,外出迎战,无论输赢都不准开城门,此战,要么赢,要么死。而这条背水一战的军令的受众对象,包括他自己。
此刻的于谦如一颗闪烁的明星,点缀着即将黯淡的大明帝国。
这场战争,由于谦指挥,军民齐心御敌对外,最终以大明朝的胜利为结点。
这场胜利,使得明朝的国运得以再延续两百多年。
于谦,当之无愧的帝国再造者。
但历史,也绝不是以“所有人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作为结局,有些事情,才刚刚开始。
于谦立下大功,代宗对他宠爱有加,经常给予他各种赏赐,几乎所有国家要事都交付于他。
但他却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仍旧是那个兢兢业业,恪守人臣本分,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于谦。
可是,最后等待他的结局却是: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于谦被押往刑场,凌迟处死。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