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国军队口粮中总能看到饼干的身影,这种身形娇小、口感干脆的小点心由于它保存期长且便于携带,一直在军队口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常常取代面包作为主食提供给前线的士兵。这个做法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军队。
▲香甜脆口的各式饼干。
据说饼干源自面包。古代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尼亚人在出远门时,会把面包晾干,然后再烘烤一遍,作为干粮携带出行。英文中的饼干biscuit来自于法语,在法语中正是二次烘烤的面包之意。之后,饼干经希腊传入欧洲,到了16世纪,当时制作的饼干与现代的饼干已相当接近。这些可人的小点心很快在欧洲王室里流行起来,受到女王、王妃们的喜爱,纷纷吩咐宫廷厨师制作各式各样的饼干。随着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饼干也由机器大量生产,逐步深入到民间。
▲美国人眼中的biscuit(比司吉),类似英国的司康饼。以泡打粉或小苏打取代酵母作为化学膨松剂制成,外皮焦黄坚脆,内里蓬松绵软。
▲左为美国人的biscuit,右为英国人的biscuit。
作为军用口粮的饼干在最初的时候一点也不受欢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硬饼干(Hardtack)就被美国大兵们吐槽为“锉牙器”。这种硬饼干由面粉加盐烤制而成,硬比石头,而且又难吃,为了吃掉这种让人头皮发麻的食物,大兵们竟想出了许多招数,如把硬饼干泡一下再放油里煎;捏碎拌在咖啡里喝掉;有火的话,把硬饼干插在木棍上放火上烤,这样一来除了能提升饼干的味道,还能把饼干中的象鼻虫给熏出来。有人曾按照当时留下来的法子制作试吃了硬饼干,刚出炉的那会不仅能吃而且还满口的小麦香,结果放置了一夜之后,硬得可以把牙咬崩。“锉牙器”这个绰号真不是浪得虚名呀。不过,经过了一战、二战到战后的现在,饼干早已甩掉了以前的不堪,已变得薄脆可口,更添加了利于营养平衡的元素,成了战场上士兵们的好伴侣。
▲现代复制的“锉牙器”,南北战争时称为Hardtack。
▲一副描绘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大兵烤“锉牙器”的绘画。
▲现代美军提供的饼干。这是早期MRE提供的饼干,现在同样是一袋两块,不过有一块是加了其他食材的饼干。
▲法军口粮中的饼干。
▲英军全天候口粮中的燕麦饼干。
相较饼干,面包对于西方人的意义更重大。在意大利,面包是一日三餐的必需品,“无面包,不成餐”;在法国,面包扮演着核心角色,以前甚至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长而优雅的白法棍只有城市居民消费得起,而粗面面包则是乡下人的主食;德国人每年平均消费面包的数量排在欧洲第一;在英国有句老话:“要搞清楚你的面包的颜色”,意即要明白你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以前,食用不同品质的面包代表着人们的社会地位。
据考证,约一万年前,人类已开始食用小麦,直到有一天,美索不达米亚人把小麦研磨与水调兑后变成面糊,在石板上煎烤出第一个面包,不过,这是一种未经发酵的面饼,类似犹太教在逾越节吃的无酵饼及印度的馕等。到了公元前三四千年,古埃及人偶然发现,晒在阳光下的面团“长大了”,他们尝试将“长大”的面团煎烤,意外地收获了喷香无比的面包。
▲表现古埃及人制作画包的壁画。
之后,面包制作工艺从古埃及传到古希腊,当地人结合自己的风土习惯,在面包中尝试加入橄榄油、葡萄干等配料。公元前300~500年,面包工艺逐步从古希腊传至古罗马,这个时期,单是古罗马城就有200家以上的面包坊。公元500~1200年左右,随着基督教的盛行与普及,面包也开始传入欧洲全境。到了欧洲复兴时期,面包在民间深入传播和渗透,人们开始在自家手制各式面包。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以及工业革命浪潮的推进,面包制作从小作坊发展到机械生产,面包制作时间大幅缩短。另外,19世纪时,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首次发现了发酵作用的原理,解开了古埃及人“长大”的面团之谜。到了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那种工厂生产出来的无质感及风味的面包感到厌烦,又掀起了重新追求传统手制面包的热潮。
▲发现古埃及人面团变大的秘密的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
▲澳洲著名的手工酵母面包。
面包重要是重要,如果没有经过特殊制作或技术手段,面包的保质期远不及饼干,所以在保鲜技术落后的战争岁月,饼干一直是面包的代替品(德国的黑面包不知道算不算是一个例外呢)。可是,财大气粗的美军很固执,非要给大兵们提供面包,研究来研究去,终于找到了方法,开发了保质期长达3年的面包,作为野战口粮投入使用。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美军在前些年也成功研发了保质期长达3年的披萨。想必只有美军才会对士兵的口粮做到如此极致。
▲美军研发成功的保质期长达3年的面包(一说是2年),为野战口粮。右侧是防止面包腐败的除氧剂。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