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逝的故土,何处是归宿――《中国在梁庄》

发布:2019-05-27 22:15 · 文化

某日偶然经过了小学学校,这座恰好赶上了我们这一年龄层的小孩子上小学的时间、兴建至今不过十余年的村里唯一一所小学,已经开始有了破败感。

即使是上学时间,村道上穿着校服的小学生也是稀稀疏疏的,没有了昔日一到上下学时间整条村道都是小学生嬉笑打闹的热闹活泼场景。

而这样的现状并不显得异常,曾经去支教过的广西某一贫困县初中由于生源不足、环境恶劣停止了招生;家乡某一个硬件设施和环境条件都很不错的综合学校每班人数不足十人;由于生源不足或者师资不足而被合并的学校亦不在少数。

远逝的故土,何处是归宿 ―― 《中国在梁庄》

“梁庄猪场 教书育人”

这些学校的荒芜与早早辍学的孩子、南下打工的少年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性反差,让人极其不舒服而又无奈。

其背后的原因,除了经济困难,除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除了人口迁移,还有弥漫在村里人心中的“读书无用论”,以及社会阶层的日益固化带来的失望与厌学感。

我们无法怪罪农民的功利心和短见,也无法怪罪孩子的不懂事。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教育的支出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直接支出,还意味着家中的劳动力因此而减少。当一项长期的投资难以看到回报时,及时止损似乎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当“梁庄小学,教书育人”变成了“梁庄猪场,教书育人”时,作者梁鸿感叹,“随着小学的破败,一种颓废、失落与涣散也慢慢弥漫在人们的心中。”人们失去了对教育和学校的崇敬,仿佛因此也失去了对于7439、知识和品德的追求。

远逝的故土,何处是归宿 ―― 《中国在梁庄》

小学生守则下的猪

围困中谋求发展

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提出自己对于乡村未来发展的相对明确的看法,而是通过村支书、县委书记等人的口述来讲述这些年梁庄在政治发展上的成就和弊端。

乡村的发展无法用直接城镇化的思路来解决,其背后的伦理、7439、内在的经济发展规律、心态等,都决定了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现代化必须因地制宜。

书中县委书记谈及农村发展时说到一句话,“新农村建设不能理想化,不能一讲到新农村,就给农民在脑子勾画出一个欧式别墅、蓝天白云、出行有车、干干净净,这样一种模式叫新农村,这容易理想化。”

太过于理想化便容易急于求成,当然,这也属于现代化的某一个方面,在我看来至少它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远逝的故土,何处是归宿 ―― 《中国在梁庄》

正屋中的老支书

面对内部信仰的破裂、外部多元7439的冲击,内心缺乏本土7439支撑的农村人,难以用自身固有的7439作为基础去消化和采纳形形色色的外部7439,同时又囿于与外来7439南辕北辙的切身生长环境,思想和道德上的撕裂感来得更加猛烈。

同时对传统文明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否定性思维从外部开始攻破,变成了生长在传统乡土上的人们的内在思维,这对于村庄的发展和本土7439传承发展而言,都是不利的。

但发展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着复杂肌理的农村更是如此,与其急于求成,倒不妨给它足够的时间去酝酿和发酵。

而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做的也许就是直面它,并且尝试着去理解它,而不是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待它在发展现的问题,进而否定它的存在和价值。

追求现代化的发展,不应该让乡村成为这个国家的边缘地带,亦不应该让农村人仅仅成为“被拯救者”。

(1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