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2月11日,鲁迅以佩韦为笔名,在刊物《十字街头》发表《知难行难》一文。文中写到:“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教授,因为不称‘主席’而关了好多天,好不容易才交保出外……”。一时间,此文疯传整个学界。敢于顶撞风头正劲的蒋介石,胆如此之肥,刘文典何许人也?
刘文典,字叔雅,祖籍安徽怀宁,1889年生于合肥。早年参加过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致力于推翻袁世凯的统治。后来袁世凯一命呜呼后,国内形势发生变化,决定以学问报国,不问政事。在1917年进入北大担任文科教授。
1928年8月,他戴着“国宝”的光环,载誉而归,回到老家创办安徽大学,行校长职。同年11月,安大学生与省立第一女中发生冲突,引发“皖省学潮”,举国震动。恰逢北伐成功的蒋介石巡视安徽,过问此事,并找刘文典当面训话。
在刘文典的眼里,老蒋不过是只会操枪弄炮、专横弄政的一介匹夫而已。
据传,当刘文典面见蒋介石时,既不脱帽,也不行礼,自个儿找了把椅子就昂首落坐。蒋介石正要问话时,他居然自顾自地拿出烟盒,取出一支烟,径自擦燃火柴点了起来,完全不把老蒋当回事儿。
对当时的国家最高统帅如此大不敬,这让蒋心中的怒火喷薄而发。蒋厉声喝道:“你就是刘文典?”刘文典抬了一下头,吧嗒一下眼皮,生硬地回到:“字叔雅”。老蒋见他如此傲慢无礼,行为轻佻,实在无法按捺住心中的怒火。
索性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上前来指着刘文典的鼻子骂了起来。老蒋骂他是学阀,他骂老蒋是军阀。老蒋气急败坏之余,给了刘文典两记响亮的耳光,再给他的屁股补了两脚。
刘文典不甘示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予反击,踢中了老蒋的裆部,疼得老蒋大汗淋漓。老蒋震怒之下将其下狱,并扬言将其枪毙。后来在安大学生请愿奔走,及蔡元培、胡适等学界大腕的斡旋下,蹲了七天监狱后获释。
遭受一顿皮肉之苦后的刘文典并未就此服气。而是骂了老蒋一通新军阀狂后,拎着铺盖卷重返北平,进入大学校园继续执鞭教学。
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
返北平的途中,谒拜了他的老师章太炎。章太炎听完顶撞蒋介石的始末,抱病书以“养生未羡嵇散,嫉恶真推弥正平”对联相赠。把他喻为击鼓骂曹操的汉末狂士弥横,对他嫉恶如仇,不畏强权的精神大加赞赏。
1938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落在日本人的铁蹄之下。刘文典因家人的关系,未能随着清华同仁及时南下。所以只能暂留北平,等待时机南下。华北日伪政权的建立,各色人马粉墨登场,附逆之人如过江之鲫。
胞弟刘蕴六(字管延)在日伪政府谋了一个肥缺,兴致冲冲,急不可耐地在家庭用餐时说出来显摆。刘文典听罢当即大怒,摔掉筷子并说:我有病,不与管延同餐。然后霍然起身,毫不客气地将其逐出家门。
曾经的同僚周作人,上门游说他到日伪教育机构里任职。他强压心中的愤怒,以国家民族是大义,气节不可污严词拒绝。让周作人嘴里嘟嘟嚷嚷地悻悻而归。后来陆陆续续登门的几拨说客,均无果而终。
因刘文典曾留学日本多年,并且在学界和政界颇具声望。日伪组织想方设法逼其就范,想要拖其下水,索性派宪兵持枪闯入刘宅强行进行搜查,施以颜色,给他下马威,查抄了刘文典与朋友们往来的所有书信及函件。
安徽大学校内刘文典教授雕像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宪兵,刘文典则以他一贯狷狂的做法,不知从哪居然找出来一件袈裟披在身上,故作空门高僧状。端坐在椅子上昂首抽烟,冷眼斜视。任凭日本小队长叽里呱啦地质问,刘文典始终以鄙夷的神态,口吐烟圈,一言不发。
此时,伪军翻译官用标准的北京腔质问他:既然你留学过日本,精通日语,小队长问你话,怎么不回答。刘文典白了一眼翻译官,骂其是皇城根下太监的子孙,日本人的奴才和胯下走狗,以说夷语为耻辱等等。骂得翻译官面红耳赤,暴跳如雷。
此时的刘文典,无惧生死,铮铮铁骨。全身散发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
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不久后的1938年初,刘文典离开北平,抵达西南联大、文学院所在地---蒙自,与清华同仁们会合。在上课之余,经常与陈寅恪、吴宓等人一同到郊外散步。
asdfghjklz
真正的民国风骨
时间:2022-08-29 07:51
回复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