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的改革及其不足之处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赵国君主是晋国卿大夫赵盾的后代。赵氏曾经因为专权在晋景公时代惨遭清洗,但后来在韩厥的劝说下,晋景公找到了赵氏的遗孤赵武,又恢复了其封爵。卿大夫在晋平公时期开始逐渐压倒了公室,后来又经过相互兼并,到最后只剩下韩、赵、魏三家,占有晋国绝大部分土地。公元前403年,三家大夫被周朝正式册封为诸侯,公元前376年这三家又把晋国公室最后的土地瓜分,至此晋国彻底灭亡。

赵国传到赵武灵王时代,国力并不强大,不但屡次被中原大国打败,还频繁受到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袭扰,就连小小的中山国也时常侵袭赵国。赵武灵王即位之后经过多年观察思考,便和楼缓商量:“先王正是因为能够与时俱进才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现在中山国在我国心脏地带,北边有燕国,东边有东胡,西边挨着林胡、楼烦、秦国和韩国,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国家社稷很快就会危亡。凡有高出常人的作为,就会受到社会习俗的反对,我要更改为胡人的服装如何?”楼缓表示同意,但其他臣子都表示反对。

赵武灵王的改革及其不足之处

这就是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由于长期和北边的胡人作战,发现赵国传统的步兵和车战打不过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胡人骑兵,就下决心仿效胡人骑兵而建立一支新式军队。这样原来汉族那种宽袖长袍的服装就不适应了,必须改成胡人那种短衣窄袖的才行。这也是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互相碰撞的结果,早在这之前士兵们和胡人作战中就发现了胡服的便利,他们个人就开始了穿胡服。赵武灵王通过招募胡人当教官和培养赵国士兵为骑兵相结合的办法,改革赵国军队。

这要在全国推行开来并不容易,面对那些权贵大臣的反对,赵武灵王首先是自己带头换上胡服,然后再劝说身边的大臣。大臣中其叔父公子成反对的最坚决,而且地位最高,赵武灵王就先从他下手,先是派属下去劝公子成带头,遭到了公子成的拒绝。公子成认为中原地区的文化才是最优越的,是蛮夷们羡慕的,武灵王抛弃这些宝贵的东西而学习蛮夷,这是改变圣贤的教导,抛弃古来的成规,违背民意,必将使国人遭受苦难。

赵武灵王的改革及其不足之处

武灵王亲自去公子成家解释说,圣人都是因时因地制宜从不墨守成规,况且中原文化风俗也各不相同,为了便利国家就不能拘于一格,几经周折最终把公子成说服,同意了穿胡服。赵文、赵造、赵俊等宗室子弟也出来反对,要求沿用旧制度。武灵王又说服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古代礼法,因为古代帝王之间也是变来变去,并不互相因袭。因此礼制不必一样,为了便利国家就不必效法古代。”经过这种周折,新的制度逐渐推行开来。

从这些辩论中可以看出,赵武灵王推行的这种改革,并不只是限于改变服装,还有一整套制度的改革,甚至越出了军事改革的范围,成了一场整体上的社会变革。随着军队改革,选贤任能、按军功授予爵位的制度推广开来,大批出身低微甚至出身夷狄的优秀人才得到重用;同时新制度还必然涉及新机关的建立,以及新的对全国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扩大了新阶层的权力份额。这和商鞅变法有类似之处,都是适应新时代的变革,都削弱了宗室贵族的力量,都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赵武灵王的改革及其不足之处

经过这次改革,赵国南部的中原文化和北部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融为一体,有力地促进了赵国的民族融合。赵武灵王以军事改革为先导,渐渐波及其他领域,而且推广改革的时候采用说服劝导为主,比起商鞅来大大减少了政治阻力,这是其高明之处。但是这种打击旧势力并不彻底的改革在成效上就远远比不上商鞅变法了,因此赵国虽然变强但也远远不及秦国。不管怎么说,赵武灵王能够在当时都推崇华夏轻视夷狄的氛围中力排众议,做出向胡人学习的改变,其魄力、智慧都是非常令人佩服的。

经过这场变革,赵武灵王建立了一支新式部队,使得赵国成为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军事强国。此后武灵王在军事上接连取得胜利:他经过几次进攻,消灭了中山国,从此使得赵国的南部和北部连成一片;向西北攻打胡人,直到榆中(内蒙古河套平原北部),迫使林胡献出白马求和,占领云中、九原地区;向北占领燕、代大量土地,迫使匈奴人北迁。武灵王志向远大,曾经打算从云中、九原这些和秦国接壤的地区向南突袭秦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曾经化装成使者亲自去秦国探察。秦昭王见到他后感到气度不凡,等他走后就觉得情况不对,连忙派人追赶,武灵王已经逃出关外了。秦昭王讯问其他的随从人员,才知道是赵武灵王,心中非常震惊。

赵武灵王的改革及其不足之处

然而这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处理继承人问题上却犯了巨大错误,直接导致身死人手。武灵王和晋献公以及楚成王有点类似,就是在废立接班人时反复变异,以致激起了变乱。他早年曾立长子赵章为太子,后来又娶了年轻漂亮的夫人,为他生下王子赵何,便又改立赵何为太子。即位的第27年,武灵王传位给赵何即赵惠文王,让老臣肥义辅佐他。武灵王让惠文王处理国家政务,自己号称主父,专心于军事训练,负责对外征伐。但是武灵王同时又给了长子赵章很大的权力,封他为安阳君,还让田不礼辅佐他。赵章本来就心中不服王位被弟弟取代,再加上田不礼这个野心勃勃的人的撺掇,就加紧了夺取王位的准备。惠文王及其亲信李兑和公子成等人也不是省油的灯,赵章等人的活动他们都看在眼里,更增加了他们对权力被夺取的焦虑。

赵武灵王的改革及其不足之处

惠文王继位的第四年,武灵王看到赵章年纪大反而要向弟弟磕头称臣,心中非常不忍,便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在北边代地称王。这一下子更激化了双方的矛盾,使得内乱一触即发。武灵王到了沙丘宫游玩时,赵章和田不礼假冒武灵王的旨意,要传惠文王觐见。惠文王的大臣肥义担心出事,自己先进去,当时就被杀掉了。惠文王见状不好,立刻让公子成和李兑起兵勤王。经过战斗,赵章等人不敌便逃到武灵王那里,武灵王接纳了他。李兑等人率兵冲过来,杀死了赵章和田不礼。公子成和李兑他们率兵包围武灵王,如果武灵王还活着,他们也难逃一死,便继续围困不给他吃喝。赵惠文王也面对和父亲武灵王之间权力结构上的矛盾,对武灵王要把国土分一半给兄长的做法深为不满,也害怕武灵王回来对自己不利,因此对公子成和李兑的做法听之任之。武灵王在宫中逐渐没有东西吃了,三个月后被饿死。

惠文王也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的治理下赵国达到鼎盛状态。他非常懂得任用贤臣,选用乐毅等人整顿吏治,重新制定税收政策,使得百姓富裕、国库充足,国家军力强大,曾经两次参与多国联军先后打败秦国和齐国;还提拔廉颇、赵奢等优秀将领,攻占了齐国、魏国大量土地,尤其是赵奢曾大败秦军,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赵国的强大,有力地遏制了秦国东进的步伐。

赵武灵王的改革及其不足之处

赵惠文王死后,儿子赵孝成王继位。秦国想要东进,却面对赵国这个比较强的拦路虎,因此就必须打掉军力强大的赵国,秦赵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孝成王在位期间两国发生长平之战,结果其四十万军人被秦国活埋。赵国主力尽失,从此再也无力和秦国抗衡。最让后世熟知的就是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在战争中换下了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而改让只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担任统帅,直接造成了赵国的失败。

孝成王死后,儿子悼襄王在位十年不到就去世了,赵国末代君主赵王迁继位。赵王迁即位后没多久,秦国发动了大规模攻势,赵国被迫把在北边抵御匈奴的大将李牧召回来抵御秦军。李牧是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将领,他带领部队连续两次击败秦军,迫使秦军后退。赵王迁即位的第七年,秦将率大军直扑邯郸。赵国孤注一掷,派李牧和司马尚全力抵抗。秦国看到李牧不易对付,便再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散步流言说李牧和司马尚准备和秦军勾结出卖赵国。昏庸的赵王迁此时已成惊弓之鸟,他听说后不加考察就派人捕杀了李牧,免掉了司马尚,换上了不懂军事的赵葱和颜聚。结果不到几个月赵葱就被消灭,邯郸被攻占,赵王迁也被俘虏,赵国从此灭亡。公子嘉逃到代郡继续称王,但没过几年也被消灭,赵国最后一直力量也完结了。

赵武灵王的改革及其不足之处

总体来看,赵武灵王的改革是以军事为中心的,虽然也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但远不及秦国彻底全面,因此赵国的国力也远不及秦国。赵国虽然成了军事强国,但其军力缺乏坚实的国力支撑。这种国家是脆弱的,它只能不断胜利,一遇到大的军事失败,国家就有覆亡的危险。反观秦国则不然,秦国变法彻底,社会发展程度高,综合国力强大,即使军事暂时失败,也不会危及到根本。这就是秦国失败了却能卷土重来,其他诸侯国在几次失败之后往往会一蹶不振的原因。战国开始以来秦国变法最为彻底,这就根本上赢得了优势。其他诸侯国也进行了变法,但都留下过多的旧制度残余,所以就落伍了,楚国、魏国、燕国、齐国都是如此,赵国也不例外。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