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序三一个理想主义者

作者:但斌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38

|

本章字节:1946字


序三


一个理想主义者


○吴晓兵


但斌先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是我认识的人中仅有的一个理想主义者。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理想主义属于80年代。当时的氛围,几个人可以蹲在马路牙子上一边啃西瓜一边讨论诗歌,很多人在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查建英总结,和80年代有关的关键词是激情、热诚、浪漫、天真、简单、真理、使命感,到了90年代,则摇身一变为现实、利益、明白、世故、精明、焦虑、喧嚣。80年代的理想主义者们,或者向现实低头,或者变得愤世嫉俗。进入新世纪,我们已经难得再见到意气风发的理想主义者,而但斌恰恰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执著的,在以波浪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时,数浪从唐朝开始,从中可以一瞥他对盛世巅峰的向往;他又是幸运的,在摸索中逐渐接受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作为坚持一生的信念。


中国人善于变通,包括我,到这一刻仍然认为不必全盘接受巴菲特,不妨做点修正。由此可见,但斌的坚持难能可贵。


价值投资创造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索罗斯说,金融市场不属于道德范畴,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宗教人士则以悲悯的口吻谈论交易所里那些受诅咒的灵魂,难道追逐财富与追求真善美注定歧路?幸好有价值投资,巴菲特以其投资的成功和慈善之举,让我们看到了价值投资的真善美:追求真理,是为真;将财富增值与促进资源配置相结合,是为善;简单、和谐,是为美。这也许是唯一有道德感的金融市场生存方式。因此,价值投资是一种信仰,坚持价值投资是一种境界。


面对日益抬高的估值,许多人萌生退意,而但斌却认为一个大国正在崛起,他要用坚持价值投资迎来最辉煌的时代。老实说,对此我深表怀疑,毕竟价值投资在中国还没有经历过一次相当程度的经济和股市波动的考验。在中国能否照搬巴菲特,也许还需要几十年才能下结论,但起码已经有人在尝试,仅此,就值得我们心存敬意。有时我也会想,凭借经验、知识和信息所做出的判断真的那么可靠吗?也许我们的信念才是成功的根本。


假如黄金十年的预言真的实现,我相信但斌一定是坚持到最后的极少数人之一。而且我也衷心希望他取得成功。因为,与一个理想主义者大国梦的实现相比,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看对、看错,以及是否在其中赚了些钱,根本无足轻重。


2007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