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发布:2018-10-18 15:10 · 娱乐圈那些事儿

昨天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嗝嗝老师》。

虽然影片改编自布拉德・科恩与丽莎・维索基的传记小说《叫我第一名》,但坐在漆黑的影厅里看时,却总觉得有些别扭。走出影院再细细琢磨,则越品越不是滋味了。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何这部以教育为背景的鸡汤电影,却并没有令我感到温暖与治愈呢?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以下涉及剧透,没看过的读者请自觉购票观影后阅读,谢谢。

咋一看本片所讲的故事,还是动人的。

拥有高等学历的主人公奈娜一心想成为教师,却因身患“托瑞斯”综合征(不受控制的突然抽搐和怪叫)而被多家学校拒绝。一次偶然,奈娜获得了教授贫民孩子的机会,并在教育和感化这些怨愤叛逆的孩子的过程中实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只能用手背敲击下巴来克制随时会抽搐的自己。

简单来说,就是一位教师意外闯入了一个僵化的班级(教育环境),通过自身的个人魅力与教育理念改变了她的学生们。

对于类似剧情和题材,世界各国在银幕上多有呈现。

例如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的《死亡诗社》,在中国则有陈凯歌的《孩子王》与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还记得《放牛班的春天》里那个数学“奇才”吗?

然而当这一题材准备在印度社会的语境下讲述故事时,就避无可避地要面对印度社会的一大顽疾:“种姓”制度所筑成的社会等级壁垒

众所周知,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自身“种姓”的束缚与切割。而如果想尽最大可能挑战这一制度,宣扬平等观念,在印度最行之有效的两大途径便是电影教育

电影是进行信息传播的有力媒介,教育是宣扬平等观念的重要方式。也许用电影讲述一个关乎教育的故事,正是印度电影人呼唤平等的最佳方式。那么借鉴和改编外国类似的影片或文学作品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要让教育温和地走进乌托邦

▲时至今日,“种姓”制度依然在割裂着印度社会。

但遗憾的是,这部改编自美国传记小说的印度影片则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所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场印度式的乌托邦幻梦

在这场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世界观设定:

高阶级地位学生与阶级地位低下的学生在贵族学校里共同接受教育;

在主人公进入学校之前,学生们的成绩是与自己的阶级地位成正比的;

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的主人公甘愿教授差生班(阶级地位低下的学生);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