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集印象:70/100
“由《大厨的餐桌》团队打造,‘饱眼福、勾胃口、挑情绪’三套老配方必不可少。”
“火爆的铁板爆炒、在油锅里翻滚的热闹炸物、蒸笼里出炉的面食包点…”,还有小商贩与城管上演的“追击战”以及和父母就卫生问题的争吵,相信每个人的美食记忆里都会有一段和街头食物相关的部分。此次Netflix再度和《大厨的餐桌》团队合作,将视角从高大上的米其林料理,转向那些平常人家钟爱,在街头巷尾流窜着烟火气的小吃。每一集均以亚洲国家及地区的一个城市为主题,将那里拥有的美食以及背后的料理人之间的故事娓娓道来。
其实早在《大厨的餐桌》,这个首季获得现象级成功,到此后越来越在后续季数被诟病没有新意的节目,我们就能很精准地感受到节目里比较固定不变的模式。如果用九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饱眼福、勾胃口、挑情绪”。“眼福”当然是当色的摄影,将食物变得活色生香;“胃口”则是那些料理及烹饪技术,或存在着文化差异,又或鲜少见到,但是美味是对它们最好的总结;“情绪”则是那些任务背后的故事,打破性别障碍,不顾一切追求梦想…成就它们的不只是那些高超的技艺,也更是值得尊重的信念与永不言弃的精神。在这样的模式组装下,迄今《大厨》系列已经走到了第六季,还在这之外有了法国篇和甜点篇。
这个基本的叙事模式也完全套进了《街头美食》里。每一集中,观众也会看到三到四位在街边售卖小吃的厨师的故事。穿插着各路美食学家的介绍和访问,这些仅仅只是人们一日三餐选择的食物,被赋予了温度和学问。从粗犷的原材料到一份小小料理的呈现,里面包含着人们不断的尝试与探索;是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才让这些料理在竞争巨大的市集才能脱颖而出。而这之外的,成就美味的还有许多厨师个人的因素。他们有的人保持着先辈留下的传统,世世代代用心经营,得以让食物的本味保留并得到传承;有的人突破创新,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那些原本平淡无奇的食物也变得精致好味。
正是这样高度同质化的模式,让《街头美食》几集之后就失去了一定新鲜感。许多集数为了强行升华到一个情感层面的表达,忘掉了食物本身的展示和讲解这对于一部美食节目来说,无疑是些偏离主题的。此外,近年来Netflix的美食纪录类节目层出不穷,当中部分采访对象以及介绍人也是重复使用,出现在多个节目里。虽然他们肯定是相关领域最专业最好的人选,但由于节目本身的重复,让他们的内容和知识展示没有再开拓出更新鲜的视角。或许更为合适的就是挑出几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食物/地区来看,而不需要全部追完。
这当中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位,一个是在首尔市集里竞争,还被其他摊点老板眼红嫉妒的面食大妈;一个则是继承家业,唱着卢广仲《鱼仔》的“鱼头妹”。她们的故事并不一帆风顺,也受到过打击与伤害。但始终如一的,是一颗保持探索与热爱的心。在每日单调的生活中,坚持着自己对料理的热爱,于自己的那个摊位闪闪发光,得以慰藉更多食客的胃。
废话几句,当中台湾一集出镜的美食家正是陶吹那芭 友Joanna。Joanna的原名叫做刘韦彤,家境优渥的她曾经为了爱好放弃了家里珠宝鉴定的生意,去蓝带厨艺学院读书。自2006年和陶捶质种 后,Joanna凭借自己走红的美食博客和“前女友”名头开始于各类谈话和行脚节目现。在《康熙来了》的时期,也常常能够看到蔡康永和S频繁地提旧爱的名字,让她“如坐针毡”。虽然在以前当通告艺人的时期常常被网民挑剔“显老”、“没有品味”,但是这里面的她却变得好看不少。作为一位前.重度台湾综艺爱好者,在这里见到“熟人”,颇有一种打破次元的神奇。反正Netflix现在也区开始原创节目了,下次再有类似企划,胡天兰、曾子余、Melody…考虑一下?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