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击锤、单发杆、阻铁用三个销钉固定在一个击发机座上,分解时整个击发机座一起拿出来,不必单独冲掉销钉分解击锤、单发杆、阻铁;
TT手枪的击发机为一体化设计,击锤、阻铁、单发杆全部装在一个击发机座上,分解时不必一个个取下,而是整个取出。
击锤、阻铁和单发杆通过三个销钉固定在击发机座上
2、取消延伸到握把后部的击锤簧导杆,击锤簧大幅度缩短,变成一个装进击锤内部的小弹簧;
TT手枪的击锤,取消了延伸至握把内的击锤簧导杆,击锤簧改为内置的一段小弹簧。
3、把原柯尔特M1911手枪扳机、阻铁、单发杆、握把保险“四簧合一”拆分,阻铁簧改为独立安装在阻铁上的一段小片簧,取消握把保险,于是原先的四用簧简化为两用簧,只需承担扳机簧和单发杆簧的作用,形状大大简化,只需将一片弹簧钢板两头弯折出固定形状就行,不需分叉。
TT手枪的单发杆(左)和阻铁(右),祖铁簧改为独立的一小段片簧,不再和扳机簧合用。
TT手枪的扳机簧,形状比柯尔特M1911的三叉、四叉片簧简单多了,为一弯折成规定形状的钢片。
击锤、阻铁、单发杆在击发机座内的装配关系
托卡列夫对柯尔特M1911手枪的结构简化相当成功,极大提高了生产便利性,降低了日常分解维护难度,缺陷是保险机构过分简化:握把保险取消了,连手动保险也取消了,TT手枪只能通过击锤下方的半待击卡槽锁定击锤和套筒,如果膛内有弹情况下要关闭保险,需用手指压住击锤,扣动扳机,然后将击锤慢慢放回,卡在待击和击发中间的一个半待击位置中,这个操作需要先历险,再保险,如果扣着扳机慢慢放回击锤时手滑了,击锤会向前弹打击击针走火。
TT-30手枪的成功没有让托卡列夫停滞不前,为了进一步减重、提高工作可靠性和生产工艺性,他又对TT-30手枪进行进一步优化,优化后的型号就是TT-33手枪。
相比TT-30,TT-33的改进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进阻铁和单发杆下端形状,增大扳机推杆和阻铁、单发杆接触面,保证接触可靠;
TT-33与TT-30击发机改进,红色箭头指的是阻铁下端与扳机连杆接触面,可见TT-33的接触面改为台阶形,接触面积更大;绿色箭头指的是单发杆下端,TT-33的尺寸也加大了。
2、原TT-30手枪握把后方容纳扳机簧的空间是相对封闭的,分解扳机簧时需要打开握把后盖,TT-33手枪改为取出弹匣、分解左右握把片后,将扳机簧从前方取出,取消活动握把后盖,简化握把结构;
TT-30和TT-33握把背的区别,TT-30握把背后有一块可拆卸的盖子,用于分解扳机簧。
分解后的TT-30手枪,握把后盖被取下
TT-30握把后方容纳击锤簧的空间与弹匣室是隔离的,击锤簧只能从握把背后取出。
TT-33取消了握把背后的盖板,击锤簧片从前方取出,相应地与弹匣室之间的隔断也取消了。
3、原TT-30手枪枪管闭锁凸筋和柯尔特M1911手枪一样,位于枪管上方成半弧形,加工较复杂,TT-33手枪改为环绕枪管的环形凸筋,只需车床在枪管毛坯上车出两道沟槽即可,简化了枪管加工。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