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硕博路上的份子钱。
1份子钱的背景
根据百度百科中的介绍,份子钱又叫礼金,指的是中国的一种民间习俗和传统。从这个词条可以反映出2个问题:
份子钱有其特殊的历史沿革,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份子钱有其特有的中国属性,是中国人就躲不开。可见份子钱自古有之,其约定俗成的意义注定在中国的民间传统习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面对不同类型的份子钱,按照一个人成长的时间顺序为参考,份子钱主要有如下分类:婚礼、乔迁、孩子满月、升学、老人驾鹤西归。不同的地方,不同民族可能还会有更多专有的当地习俗,这里不过分深究。
(这些已经够一个人喝一壶的了)
1求学路上的份子钱
下面,以我个人的份子钱“求生之路”为例,给大家说说硕博路上的份子钱,仅供参考和借鉴。
本人基本信息:男,单身,28周岁,东北,城里人,工科土博,人缘自评较好,源自工薪家庭教育(这里不是要征婚,主要体现份子钱的身份属性)。
第一份份子钱源于大一阶段的高中同学的家人意外事件,替同学感怀命运不公之时,份子钱与同学们保持一致,并征询了自己家长意见,2个走你(这里“个”代表毛爷爷一张的意思,全文通用)。这种份子钱的开端不具有典型性,但是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自己长大“成人”),随后的份子钱如滔滔江水将来势汹汹。
随后的几年间,并没有太多的偶发事件,直到本科和硕士毕业季。本科毕业就喜结连理的同学并不多,我们班就2对新人走近了新婚殿堂,都是高中开始异地长跑,最终本科毕业修成正果,羡煞旁人。份子钱基本都是2个,份子钱个数这里主要考虑同学关系和自己的学生身份(当时我已经考上本校的研究生)。
随后,渡过2年半,迎来了硕士毕业季,同时迎来了本科和硕士同学的双重“夹击”,尤其是那个炎热的暑假和火爆的十一黄金周,接到许久未见同学的来电,八成我心里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此时,由于成为了研究生班级的班长以及思想意识的升级,份子钱基本为3个起步,死党和室友级别的封顶10个。当时,大家硕士毕业后,由于硕博连读的关系,我其实已经博士在读1年,学校的补助积累基本可以应付时断时续的婚礼小型轰炸。
博二开始,份子钱的高潮一直持续到博士毕业,而且类别稍有变化,同学家里老人离去、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博士同学以及师兄弟婚礼、孩子满月,可谓此起彼伏,高潮迭起!份子钱也相应地水涨船高,以5个为主,从来就没有2个的概念了。博三毕业时,积攒的小金库紧巴巴地能够维持各种份子钱的支出。
3份子钱总计
下面我将份子钱进行分类汇总,具体如图1~4所示。
图1反映出攻读博士期间,尤其是博二阶段之后到博士刚刚毕业期间,份子钱压力极大,远超过本科和硕士阶段,这主要是26~28岁属于人生结婚旺季有直接关联,恰巧该阶段处于我攻读博士期间。
同时,博士期间份子钱的起步价较高也有关系,随份子钱往往“有组织有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大家红包一致,面子上不失礼节。博士期间,相关的同学都大多工作,身份的转换催生了份子钱起步价的自然生长,某种程度讲已经背离了本身同学之间关系远近亲疏的本质。
图1 按求学阶段分类的份子钱总计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