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思想家,其思想不仅对明、清、“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远播海外,影响了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很多国家都有学者对他进行研究,日韩学者将他与王阳明称为最早提出“接近个人中心观念”的东方人。
他生活在明朝晚期,嘉靖六年到万历三十年间(1527-1602),被封建帝制思想环境包围,却敢于提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侯王与庶人同等”这样的创新思想,实属难得。他反对用复杂的教条束缚人民,主张言行合一,童心真言,他就是李贽。
少年李贽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6岁丧母,7岁跟随父亲学习诗歌礼仪,12岁就有自己的见解,写了《老农老圃论》。这篇文章讨论了樊迟向孔子请教种田和种菜,却被孔子骂为小人的事,表达了对孔子轻视农业的不满。
同学们看到这篇文章后,对李贽大加赞赏,别人都说他父亲生了个好儿子,日后必定是当官的料。但他不这么认为,他知道父亲曾拿继母的首饰去帮朋友办婚事,不是贪图功名富贵之辈。李贽小小年纪就能认识地如此透彻,并且敢于挑战权威,有这样的思想境界与个性,离不开他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
明朝初期郑和7次下西洋,打开了对外贸易。到李贽出生时,泉州已是有名的对外贸易港口,进驻了摩尼教、婆罗门教、基督教、天主教,成为一个信仰广泛的地区。李贽的祖辈们也受到各派宗教的影响,据族谱记载,其中就有人信奉佛教、伊斯兰教、道教,还有不少人与外国人通婚。
如此多元的文化与思想环境,让李贽学会了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他说:“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可见此时他对儒家、道家和佛家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才能看出破绽,学采众长。
在泉州这样的地理位置,李贽的家族世代经商却并未留下丰厚的家底,而且商人在封建时代地位低又没有话语权,常常遭受不平等待遇。到了李贽这一代,近亲大多做些小生意,父亲则以教书为生。李贽受到父亲和族人的影响,形成了包容豁达的性格。
谋生与求学
李贽打小就能说会道,尽管考取功名不是他的志向所在,但就像别人说的,他就是有这样的才能。26岁时,读书闲来无聊,李贽决定去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他早就看出其中的漏洞,觉得科举考试如同儿戏一般,料定考官无法精通孔子所有的学问,于是每天背诵几篇有趣的八股文,不知不觉就背熟了500篇。考试时,李贽重新编排抄写一番,便轻轻松松得了举人。
这样的做法颇有钻漏洞、投机取巧之嫌,李贽自己也说:“吾此幸不可再侥也。且吾父老,弟妹婚嫁各及时。”他不愿再做这样侥幸的事,想到也是时候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了,就接受了官职。
30岁的时候,李贽被派到河南辉县,成为一名在编教师,34岁升职为南京国子监博士,不久父亲去世,就回家守孝。但这时家乡以及沿海一带受到日本海盗侵袭,粮食断绝,家里三十几口人难以为继。守孝期满,李贽便带着妻儿去了北京,躲避战乱和瘟疫,等待候补职位。获得职位没多久,祖父又去世,只得将妻女安置在辉县,奔丧三年后回北京,得到礼部司务的职位。
有人说这个职位比国子监博士还要穷,李贽却说:“穷莫穷于不闻道,乐莫乐于安汝止。”可见他对于习得“人生之道”的看重,也乐于接受清贫的生活。在当时,北京和南京都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只有在这样的地方进入学术圈,才有机会接触到最新最好的学术思想。他感慨过去十多年都在为家事东奔西走,如今终于可以在北京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访问交流。
李贽在北京待了5年,接触到王阳明学派,并且十分推崇,随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7年。这7年也许是他最开心的时光,因为认识了众多学者,与焦?、赵贞吉、罗近?、耿定理等成为好友,交往论道。也是这个时期,李贽开始研究佛学,加上频繁的学术探讨,他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下决心辞官
李贽耿直的性格使得他在为官期间,常常与同事、上司产生矛盾。尽管一路都在升职,但若不是为了谋生求学,恐怕早就辞官而去。虽然厌恶官场,他却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51岁时,李贽出任云南姚安知府,获得上司与人民的好评,政绩极为突出。按惯例政绩突出即可升迁,但二十多年的为官生涯,早已让他看透了官场的腐败,所以即使不用找关系就能升职加薪,即使上司不批准,他还是辞官离去。
李贽的前半生经历了亲人去世十年奔波,经历了丧子丧女之痛,过着安于清贫的生活,却终究在访学论道的过程中有所得。他最开始也会有人云亦云的时候,但最终思想走向成熟,也是在这个时候,李贽下定决心离开自己厌恶的官场。他辞职后想要做什么,接下来又会去哪呢?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