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6岁时,诸葛亮失去父母。14岁时,他领全家南迁,一路谋划躲过兵乱和仇杀。20岁时,他被公认为“卧龙”,却安于耕读不谋仕途。26岁时,对三次来访的刘备,诸葛亮微笑着讲了356个字,天下大势便如拨云见日。刘备集团此后三十年的发展战略,就此奠定。出山后便逢曹军压境,危难中诸葛亮孤身渡江,巧妙激将孙权抗曹,这才有了赤壁大胜。当东吴还在庆功,诸更多WWH

鬼吹灯前传:金棺陵兽

鬼吹灯前传:金棺陵兽

《鬼吹灯》前传,奇诡造化,精巧布局,神秘莫测的故事情节,大神天下霸唱最得意力作 清朝末年,四方战乱,民不聊生。本书讲述了摸金校尉前辈张小辫的传奇一生。误入年久失修的前朝贵妃陵墓,见金棺、遇奇人、得奇书、历奇险,习得一身不传之秘。从此也开始了张小辫诡谲的历险传说。破解造畜谜团,率领雁营大战太平军……每每涉险,都有深藏不露的神秘人物林中老鬼相助。林中老鬼所言能让张小辫大富大贵,最后却是一场早已安排好的大阴谋。

愿风裁尘

愿风裁尘

《愿风裁尘》是郭敬明十年心路历程投影的散文集,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上市。 书中收录了郭敬明从2004年—2013年间的散文作品,经过郭敬明亲自修改和编订,还原一个褪去明星作家光环的郭敬明。 《愿风裁尘》收录《岛》的全部文章,发表在《最小说》的部分文章及《下一站》系列的精品散文。 郭敬明三卷散文集之一,第二卷为《守岁白驹》,第三卷为《怀石逾沙》。 《愿风裁尘》是郭敬明十年心路历程投影的散文集。在《愿风裁尘》中收录了郭敬明从2004年—2013年间的散文作品,经过郭敬明亲自修改和编订,还原一个褪去明星作家光环的郭敬明。在《愿风裁尘》中你可以看到郭敬明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最直观感悟,这一次,他不是万众瞩目的偶像郭敬明,他是有平凡人喜怒哀乐的小四。《愿风裁尘》书名淡雅,表达了郭敬明年纪渐长之后,对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寄予。

崇祯王朝

崇祯王朝

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揭开三百多年前明朝败亡的历史真相,再现那段血雨腥风的动荡往事。 比历史好看的小说,比小说丰富的历史。国家一级编剧赵云声先生最新力作,一个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一段让人唏嘘的帝国往事。 时代的兴亡是一面镜子,值得人警惕省思。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崇祯、大清皇太极、大顺李自成三王争霸为经,以宫延内外争斗为纬,有如慷慨激昂的时代进行曲,雄浑处看奸臣误国、名将热血,铁血金戈,低回处是英雄美人情思缱绻,余韵悠长。 崇祯王朝
作者小札:赵云声,1942年生,吉林省四平市郭家店镇人,196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 长期以来,除从事话剧创作外,近年还涉足电视剧、广播剧、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及文艺评论等领域。主要作品有:电视剧《少帅传奇》、《特殊连队》、《金漩涡》、《乱世风云乱世情》、《尴尬人生》等;话剧《皇姑屯风云录》、《了了恩仇》、《转折》、《戊戌政变》等;中篇小说集《中国报刊连载小说精华》(上下册);长篇传记《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中国话剧皇帝金山》。此外还主编出版了大型传记《中国大资本家传》(12卷)、《将帅夫人传》(6卷)和《中国工商的四大家族》。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

贞观二年,长孙皇后难产,一缕芳魂幽幽而去。然而因为一个最初的错误,来自现代社会的孤儿若水投生到刚刚死去的长孙身上,代替这个完美的皇后走完她的下半生。前朝、后宫;外臣、内戚;天子,还有那几个可爱的孩子……若水渐渐地融入了这个古老的年代。此时国家刚刚稳定,百废待兴,朝廷的求才若渴在臣子和百姓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外族对于中原虎视眈眈,日夜窥伺。若水更多

鬼谷子的局4

鬼谷子的局4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更多

大清赌王

大清赌王

《大清赌王》讲述了飘门奇才王秋,七天扫遍十三家赌坊,惊动京城赌界大佬;赌门前辈、武坛高手、军中枭雄纷纷出手,甚至惊动最神秘的地下花会幕后首脑董先生。香山决斗,赌局、赌注前所未有,引来万人围观,连嘉庆帝都乔装打扮一探究竟。赌局风云变幻,胜负几经周折,奇招、怪招、诱招纷呈叠出,不断生出令人意外的事端,最终竟牵涉出本朝悬案——种武门遇刺事件!木兰秋狝杀机弥漫,承德山庄进行着绝世大赌局,赌注是大清帝国!危难之际王秋能否施展赌门绝技,终局翻盘?W。。

鬼谷子的局7

鬼谷子的局7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更多WsHt

鬼谷子的局6

鬼谷子的局6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更多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一书为杨雪舞所著,该书主要揭示了千古一帝李世民背后隐藏的秘密。作者从李世民少年得志、中年封王、杀兄称帝、励精图治等方面揭示了千古一帝开创“贞观盛世”前前后后的隐秘。 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雄才伟略、雄风浩荡之千古第一帝无论是武功文治,还是胸襟气度,或是功勋伟业,李世民都堪称千古一帝,他十六岁勤王,牛刀初试;接着协助父亲击败群雄,夺得皇位;再领兵扫荡残余,一统天下。他自信、果敢,凭着一腔男儿热血,他血溅玄武门,杀死亲兄弟,逼父让位;他仁厚贤明,他励精图治,创下“贞观之治”。 他比任何君王都更加勤政,比任何君王都更加懂得爱民,而最让历代君王们汗颜的是李世民那大度纳谏、以人为本的胸襟和智慧。就这样,他开辟了超过前朝历代的广袤疆域,开创了空前的“贞观盛世”,使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最受世人膜拜的帝国。

这个历史挺靠谱

这个历史挺靠谱

《这个历史挺靠谱》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的最新著作。在本书中,百家讲坛最红主讲人袁腾飞感情滚烫,以一口生脆而凶猛的京片子,俏皮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给千万读者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历史大普及。在袁腾飞个性独特的讲述背后,是对于这段历史温和而善意的情怀。全书配以60幅戏谑风格的精美插图,百分百再现了袁S可乐、生脆的讲史风格。W.AU《这个历史挺靠谱》系列是畅销书《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升级修订版。本系列曾畅销三百多万册,前两部为《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这个历史挺靠谱2:袁腾飞讲中国史下》,第三部为《这个历史挺靠谱3:袁腾飞讲世界史》

清朝大历史

清朝大历史

《清朝大历史》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全书结构严谨,评论精当,用词古雅,引文考究,是研习清史者重要资料。 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全书结构严谨,评论精当,用词古雅,引文考究,是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剃发易服是清朝范围最大、坚持最久、冲突最多、影响最大的政策,所以“剃发易服”一般特指清朝初年的“剃发令”。是指中国清初时期满族统治者规定蒙古族(不包括厄鲁特蒙古)、汉族(包括其它南方少数民族)脱下汉服改剃满族发型的政策。不是所有民族都要变更服饰:厄鲁特不用,朝鲜人不用,维吾尔族四等以上伯克才要,藏族就只有藏军需要。 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中国的统治、强压汉族的民族反抗意识和民族自尊,在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剃发令”,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满洲贵族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北方汉族人民被迫屈从。之后清军以武力迫使南方汉人也剃发,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顺治二年(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这就是所谓的“剃发易服”。 尽管清军对反抗汉人进行疯狂镇压和杀戮,然而汉族人民还是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比如嘉定、江阴一带百姓就因反抗剃发易服而从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到八月连续反抗清兵,最终造成了“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的惨剧。清政权还严厉禁止私藏明朝衣冠,不少人因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饰而被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满清大力推行满洲服饰,逼迫汉人穿马褂、长衫,戴瓜皮帽和类似于毡帽一类的帽子。而官场上则继承了明代的补服,朝服也行上衣下裳之制度。清朝历代皇帝都不遗余力的保护满洲服饰,说什么“满洲先民之遗风,自当永远遵守”、“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衣冠不可轻易”。就这样,“剃发易服”政策的执行与清王朝相始相终,一直延续到19年辛亥革命后为止。 清朝大历史
作者小札:孟森,字莼孙,笔名心史,号阳湖孑遗。江苏武进人,明清史学大师。早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嗣留学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入郑孝胥广西兵备道幕府。后又出任《东方杂志》主编。1913年1月,当选国会众议员,7月又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翌年月,国会解散,逐渐淡出政坛,专心明清史研究。1929年,受聘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31年,受聘国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清初三大疑案考实》、《心史丛刊》、《明元清系通纪》、《明清史讲义》等。所撰《明史讲义》《清史讲义》至今被奉为明清史学研究经典。同一时期所刊巨著《明元清系通纪》(未全部完成),被史学家顾颉刚誉为中国二十世纪值得表章的著作之一。 孟森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一位杰出奠基人。他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学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是近代清史研究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网站地图 京ICP备2023004250号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