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见经传的青年普拉塞写的《生活手记》

发布:2019-10-19 20:35 · 短文君

1970年,美国一家小出版社出了一本小忠于,既没作广告,也没兜销,但却极受欢迎。几年内出版发行一百多万册。这本书就是《生活手记》作者是一位不见经传的青年普拉塞。1968年,普拉塞想写作,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一年过去了,预想的书鸳有写成。普拉塞把手记整理一过,寄给美国西南部一家小山版社,不料一举成名。从此,普拉塞便以他独特的写作方式——曾于从自我分析人手来描写人的精神世界一写了另外的几本书。

生活手记(选译)

如果事事都如我所望,我的生活就只能是一连串乏味的成功;当受到挫折,我倒能体验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当我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的时候,仍就会有一部分的“我”硬要照样子下去,并且还开始寻理由,证明继续干下去是有道理的。

有时候我犯了错误,就觉得好象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这种犯不起错误的念头看来是基于一种潜在的假想:我有可能是完美的,只要我小心谨慎,我就不会从天堂里掉下来。殊不知,错误正说明我之为我,错误正说明我在前进的道路上颠簸。错误提醒我违背了现实,我必须“倾听”错误,才能成长。

说“我总是这样做”或“我从不那样做”,只表明我的个性特点是依赖于一种平庸的“坚持”。说“我下次一定要如何如何”或“从今后我一定要“如何如何”毫无意义,这种话等于说我今天比明天聪明。

我终于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聪明点,——这点认识使我变得聪明,点了么?

结果往往是难以预言的,但努力决不会注定失败。

当我告诉几个朋友说我写了一本书,他们的反映是谨慎而得体。后来,我说我的书就要出版了,他们几乎异口同声:“我为你感到骄傲!”——他们为我感到骄做的,是我的结果,不是我的行动。

人们总是用我过去的行为评判我,所以他们就只看见跟他们的结论相称的我的过去。可是我在行动。我不知道这行动的结果,但我认定我的行动于我有意义,这意义显然从这样的思想而来:我属于今天的我,不属于过去的我。

我之苦恼,在于我是在分析生活,而不是在消磨生活。

不管我的经济状况有多大改善,我买不起的东西总永远是那么多。每当我的收入增加了,该买的东西也增加了。我总是相应地感到缺乏。我老想:要是我的收入增加到能买的起那几样我想买的东西,那我就快活了。可真等我买得起了,我发现自己仍不快活。因为,从新的经济条件角度看,我又看到了一堆我所缺乏的东西。——问题当以可以

解决的,那就是我该认识到:幸福的感觉取决于现在所持的态度,不取决于将来所有的条件。

我不需要有个“前提”才快活,我不需要去问“将来”才知道“现在”有多快活。

“你真幸运,情况本来可能还要槽。”——这种话毫无道理:情况。“本来”也不“可能”还要好么?已经发生的情况就是已经发生的那样,不可能还会“好些糟些”什么的。

不要跟事实作对,而要对付事实。

想要肯定自己的品德,就得承认自己有缺陷。

“无聊”的感觉也是有用的,因为当我感到了无聊,就说明我该动手做点什么。所以,无聊可以提醒我去创造,推动我去从事新的行动或思考。

我有时注意到自己对自己说“我应该如此这般”,其目的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愿望。因为,如果我说我“应该”做,那我就无需承认自己是想做还是不想做。

禁令自私是一种办不到的理想:我们总是在做我们内心想做的事。从这个角度说,人都是自私的。小气也跟大度一样有合理成份。自私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那完全得看自私的方式:是有益于别人呢?还是有害于别人。

(1)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