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不列外,神也不例外。
看完整部影片,捋了下推动影片的几条关系。
从生活、事业、精神寄托三个维度来看,神父和三个闺蜜是波莱特的精神寄托。若她作为一个器皿,闺蜜是注入器皿的能量,而神父是清空器皿浑浊气息的净化器。它们一个充当着支撑的角色,一个充当着警示的角色,让波莱特晚年凄苦潦倒之时不那么狼狈。
贩毒团伙、闺蜜、邻居小老头都可以算作事业上的助力器,在穷途末路时加入贩毒团伙换来温饱,在卖大麻太空蛋糕忙到手脚并用时,闺蜜的加入缓解了当下的问题,脑洞大开的想象加上身边伙伴的努力,老太太的事业越做越大。
女儿、女婿、外孙,本是美满的三人家庭,却奈何在白人老太波莱特眼里这是一桩想起来就会觉得难过生气的婚姻。也因此,她多次把女婿挡在门外、拒绝带外孙,迫不得已带外孙时更多的是嫌弃、不满、制止,与女儿的关系也是冰冻三尺。
都梦想扬名立万,成家立业。但,对于波莱特而言,骨子里的自傲与咄咄逼人让她有家亦无家。诚想,老太太孤身一人艰难度日,失去收入来源,也缺少亲情温暖。此种境况下,她都能直面生活奋起反击。若是再年轻十年,我想她会成为那个时代里的浓墨重彩。
“贫穷是绝大部分矛盾的根源。”虽然,我并不愿意这么轻易就承认这个事实。但,你我都深知这是一个肯定陈述句,我见过太多可以直接拿来佐证的例子。
在波莱特的收入得到保障甚至提高,她的生活充满了贵气,她忽然变得慈祥大方起来,她的忏悔也从初始的口头表达转为实际捐助。
经常收到各种文章推送,有各种各样教女孩子如何生活、提升气质、升值、谈恋爱、选择婚姻、生孩子……其实,要我说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莫过于去教别人如何恋爱、生子、过一生。
那些对别人人生指手画脚的自信,哪里来?
我曾见过嘲笑六十岁老太太化妆穿高跟鞋的,也曾见过质疑二十岁小姑娘挎名牌包包开跑车的人。星巴克的咖啡、图书馆的书、艺术馆的展,在他们看来就是虚伪、装的表现。
谁说,人生就该有一样的容颜?
电影之所以好看,是因为波莱特内心的几个矛盾。一方面嫌弃着黑人女婿,一方面又向黑人神父忏悔着;一方面责备着女儿的婚姻结合,一方面又在不断的磨合中接受了女婿、外孙;一方面迫于生活主动加入贩毒团伙,一方面又坚持着自己的准则“绝不售卖含大麻的蛋糕给小朋友”。
这种心理上的矛盾,让电影的故事充满可读性,也让故事讲起来更有趣、有意义。种种矛盾之下,波莱特这个角色也有血有肉、真实鲜活了起来。
她有人的劣根性,也有人的光辉面。这种种矛盾,增添了电影的可观性,也使得她形象生动。
猪精老女孩儿波莱特的奇葩三观,
抵不住观众对她人格魅力的欣赏。
关于这部电影的三观,不做太多评论。但,无论电影的三观如何,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波莱特的幽默、优雅、优越感,是典型的法国印象;她的毒舌、奋斗、反抗,是现代女性的群体画像;她对女儿一家的态度转化,则是她作为一个普通母亲的内心剖白。
她有白人的优越感,因此对黑人女婿充满了排斥;她有西方人有所信仰的特性,所以在面对黑人神父时又极为虔诚、谦逊;她有一颗藏在坚硬外壳下善良柔软的心,所以得知外孙被绑架后设法营救,有自己的原则。
电影毕竟是艺术,所以波莱特得以有个happy ending。若是要用道德或者法律来衡量,那么当她主动走向贩毒时就应该被制止,更不应该在被拘捕之后因为大麻爱好者的抗议而获释。影片最后,四个老太太、邻居小老头来到了大麻合法化的荷兰,开启了一家太空蛋糕店。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