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家更谨慎了。
不再把孩子当物,而是把孩子当人。
当工具,就会随便。
当人,就会敬畏。
你会想,“我能否照顾好,养育好?能否给予他幸福而非苦难?”
这样一忐忑,就犹疑了。
一犹疑,晚育族、丁克族越来越多。
朴树是出了名的文艺青年。
高晓松说,当年自己没钱,向朴树借,朴树就说了两字:“多少?”二话不说,借了。后来朴树也没钱了,要他还,也是两字:“还钱!”
这个细节很能恰如其分地说明他的性格――
图省事,怕麻烦。
不玩虚的。
很自我。纯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用张岱的话说,这就是痴人。
这种人,会很真,不流俗,有异于常人的生活方式。你们玩儿你们的,我活我的。别想绑架我。你们那些大词,自己打包带走。我只随心而为。做真我,过小日子,玩音乐。
所以他活得更内外合一。
2014年,他在一档节目中,谈到自己的育儿观,说:“不敢尝试做父亲。”因为对世界没有信心,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前不久,他又参加一档节目,谈及不要孩子的事,说:“怕孩子受苦。”
生存的底色,就是苦难。
东渡是苦,西行是苦,南征是苦,北战也是苦,呆在原地苦,上天入地苦,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都是苦,躲避苦,迎敌苦,匍匐前行苦,临渊羡鱼苦,椽木求鱼还是苦......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