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DWM生产的7.65x17mmSR弹,其中左数3、4、5、7位涂漆钢弹壳。
捷克Sellier&Bellot公司生产的7.65x17mmSR弹
.25ACP和.32ACP两种手枪弹都属于威力较小的自动手枪弹,初速低、后坐力柔和,但共同的缺点是威力较小。尤其是.25ACP,有人就一直诟病它,称其威力只相当于廉价的.22LR边缘发火弹。大约在2003年左右,北美武器公司研制了一种.25ACP和.32ACP的杂交弹,叫.25NAA弹,这种枪弹是将.32ACP手枪弹药筒收口,装上一个.25ACP弹的弹头设计而成的,希望用较大的发射药量推动较轻的弹头达到高初速,增大枪口动能,当使用35格令(2.27g,比标准.25ACP弹头轻)弹头时,初速能达到370m/s,枪口动能达到164J,明显大于.25ACP手枪弹。不过这种.25NAA弹的前途如何还不知晓。
.25ACP(左)、.32ACP(右)和两者的杂交弹.25NAA(中)
说完了.25ACP、.32ACP和两者的杂交弹.25NAA,接下来要介绍几种容易与.32ACP弹混淆的枪弹。
7.65mmMAS自动手枪弹
7.65mmMAS自动手枪弹又叫7.65x20mm手枪弹、7.65mm手枪长弹,或7.65mmM1935手枪弹,这是法国在二战前夕研发装备法军的制式手枪弹,用于法国Mle.1935A、Mle.1935S自动手枪和MAS Mle.1938冲锋枪。
从左到右:.30-06步枪弹、7.65mm佩德森弹、勃朗宁.30-18自动步枪弹(用于一种未投产的勃朗宁轻型自动步枪)、法国7.65mmMAS手枪弹、.32ACP手枪弹、.45ACP手枪弹。
该弹的起源要追溯到一战时期美军使用的7.65mm”佩德森装置“专用弹。”佩德森装置“是美军在一战时为应对堑壕战研制的一种转换套件,把制式的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枪机拆下,装上这个自带20发弹匣的”佩德森装置“,就可以把M1903步枪变成一支发射7.65mm专用弹,自由枪机原理的半自动武器。美军西线参战时带来了”佩德森装置“和7.65mm佩德森专用弹,给法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到一战结束后的1925年,法军决定研制新型自动手枪和配套枪弹,取代已经老旧过时的8mmM1892转轮手枪。在考察了多个弹种后,法军认为德国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性能最好(法军这次手枪选型促成了勃朗宁HP手枪的研制),但最终出于民族自尊心,法军选择了国产的,派生自7.65mm佩德森专用弹的7.65mmMAS自动手枪弹和Mle.1935A、Mle.1935S自动手枪。
Mle.1935A自动手枪
7.65mmMAS自动手枪弹弹头为圆头、平底、铅芯、涂漆钢被甲,弹头重5.5g,初速366m/s,无底缘直筒涂漆钢药筒,伯丹底火。7.65mmMAS自动手枪弹的特点是后坐力柔和,射击精度高,缺点是威力过小,作为手枪弹使用尚可,作为冲锋枪弹使用就显得威力不足。
.32ACP手枪弹和7.65mmMAS手枪弹
7.65mmMAS自动手枪弹药筒较.32ACP手枪弹更长,两者互不通用。
中国64式7.62mm手枪弹
解放前,我国的武器装备弹药是“万国牌”,几乎同时期任何一种枪械和弹药都能在中国找到,自然也包括.32ACP手枪弹和各种发射该弹的小型自卫手枪。解放后,我国一方面全面仿苏实现轻武器弹药制式化、系列化,另一方面在民兵和公安部门中留用了相当数量的旧杂枪械和弹药,其中也包括.32ACP手枪弹。1952年,我国以留用的瓦尔特PPK手枪为原型测绘仿制,少量生产了52式公安手枪,装备公安和政治保卫部门。52式公安手枪基本照抄了瓦尔特PPK手枪的结构,连握把片上带“walther”字样的飘带商标都照抄,只不过把飘带上的“walther”改成了五角星和生产厂代号”356",口径仍为7.65mm,发射7.65x17mmSR手枪弹,也就是.32ACP手枪弹。当初选择这一口径是考虑国内的7.65x17mmSR手枪弹存量很大,而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捷克斯洛伐克有该弹生产线,如果库存用完,也可以向捷克采购。
山寨瓦尔特PPK的52式公安手枪,连握把上的飘带图案都一并山寨了。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也一并恶化,失去了轻武器技术和相关成品的引进渠道,不得不考虑自行研制自立更深。当初那批为数不多的52式公安手枪因为数量少,质量较差,也到使用寿命的极限,仿苏马克洛夫PM手枪的59式手枪由于种种原因产量一直较少,研制国产小型自卫手枪装备军队中高级指挥员和公安人员已成迫在眉睫之举,最终的产品就是64式7.62mm手枪。但是由于“文革”的影响,64式手枪研发过程非常曲折,虽然名称为64式,生产定型投入量产却要到1980年代。
64式7.62mm手枪使用64式7.62x17mm手枪弹,该弹外形和.32ACP手枪弹很像,威力也近似,只是64式手枪弹初速和侵彻力略高,但64式手枪弹使用无底缘药筒,而非.32ACP手枪弹的半底缘药筒。由于没有突出的底缘,64式手枪弹在勃朗宁M1900、M1910、瓦尔特PPK手枪弹膛内不能正确定位,勉强上膛也容易发生击发故障,不能发火。关于两种枪弹为何不通用,过去常见的一种说法是中国经历了漫长惨痛的被侵略史,一旦发生外敌入侵战争,决不能让侵略者缴获使用我军弹药,但这种说法缺乏依据,也不符合逻辑――我军大量使用的51式手枪弹、53式步机枪弹、56式步枪弹、54式、56式高射机枪弹以及各种口径的炮弹不都是仿苏产品吗?真实原因是当初.32ACP手枪弹设计时考虑用在转轮手枪上,为了便于在弹巢内定位,所以设计了半底缘,而64式手枪弹完全不考虑用在转轮手枪上,所以这个半底缘就没必要留下了。
64式7.62x17mm手枪弹
.32ACP(左)与64式(右),64式的底缘不突出于弹壳直径,为无底缘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