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一生对清室忠心耿耿,曾图谋复辟,却坚决反对伪满洲国成立。当时他已年过八旬,仍不顾生命危险前往东北劝说溥仪,险些被日军囚禁。最终在日军侵略华北的危难之际含恨去世。
陈宝琛教给溥仪的是满清遗老最后的气节,而庄士敦为溥仪带来的,则是真挚的关爱,不止是作为老师,更像是一个朋友,这一点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多有体现。
▲庄士敦。【剧照】
在庄士敦眼里,这个身材瘦弱的末代皇帝只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不幸少年。
庄士敦来到紫禁城后,倾尽所能,教溥仪英文、天文、算术和西方法制,还教给他英国绅士礼仪,并将各国时事和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告诉溥仪,为他展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世界。
刚到紫禁城时,庄士敦深受束缚,极不自由。每次授课都有陪读师傅和太监盯着,这些人常在一旁呆呆站着,形同木偶。
溥仪对外国老师倒是很有兴趣,第一天就与庄士敦谈笑风生,没有丝毫怯场。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与庄士敦的交流,说“他的中国话,比陈师傅(陈宝琛)的福建话和朱师傅(朱益藩)的江西话还好懂。”
倒是一旁的监视者,经常萎靡不振,时不时打瞌睡,两个小时的课程还要换几次班。
对于有人监视这一点,庄士敦很不满意。一次讲完课后,他狠狠地瞪了旁边的太监一眼,然后对溥仪说:“陛下,这样的授课方式我很不喜欢,为什么只有我上课的时候才有人在场?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请你考虑。”
溥仪当场就脸红了,然而这一情况一直到第二年才改善。
在与溥仪相处后,庄士敦还发现封闭的环境正在摧残这个少年,他给推荐自己的李经迈写信:
“我想我应该提醒您,皇帝目前过的这种虚假生活,对他的健康、体质、智力发展和道德培养都非常不利…尽管他是皇帝,但他首先是个孩子,如果忽视这一点,在未来三四年中,结果可能会很糟糕。”
当时,每当溥仪恳求离开紫禁城,他总会得到相同的回答:时局危险,革命党在外面等着他,他一出去就会遭遇不测。平时,溥仪会登上假山和城楼,眺望外面的世界,由此更加躁动不安。
尽管如此,溥仪学习仍然很认真。他的英文每天都在进步,在听到庄士敦讲完现代天文学的知识后,他开始用皇宫里的望远镜观察天空,想要找寻庄士敦口中的月亮和火星。
庄士敦在给友人的心中写道:“看,他的兴趣不仅仅是其他国家,也包括其他世界。”
在他眼中,溥仪只是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
4
经过几年相处,庄士敦与溥仪结下深厚情谊。
在庄士敦的影响下,溥仪变了,他对祖宗旧制感到厌恶,开始穿西装、戴墨镜,在宫里安装电话、骑自行车、打网球,还剪了自己的辫子,遣散了宫里的太监。
▲庄士敦与溥仪。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23-2025勾陈一 ALLRights Reserved 勾陈一中文网 版权所有